讲好陕西故事构建文化自觉的思想政治课堂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当前我国对高中生群体宣传先进文化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对高中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也是我国当代培养高中生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为此,思想政治课上老师要树立教师课堂文化自觉的行动理念、探究课堂文化自觉的实践路径,充分利用陕西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资源及开放共赢的发展实践,深入挖掘陕西故事中蕴含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以文化人、构建文化自觉的特色教育课堂,培育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陕西故事文化自觉

一、关于文化自觉及中学生文化自觉的现状

(一)文化自觉的概念

所谓“文化自觉”,是借用中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的观点:它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换言之,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也就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这种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充满信心。

(二)当前中学生文化自觉的现状

当前,我国高中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存在令人担忧的弱化趋势。社会现实中,多元文化的出现与兴起强烈冲击着主流文化的地位。部分高中生在多元文化的挑战、冲击和侵蚀下难以经受诱惑,不时出现怀疑和否定主流文化内核的理论行为,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产生不自信、不认同,是非不明,不加取舍地一味追求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有鉴于此,要坚定地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自己的故事,用自己的主流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培养高中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觉性与自信力。

二、讲好陕西故事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共产党由弱到强、走向成熟的地方。从绵长厚重的优秀传统文化,到独具特色的红色革命文化,再到别开生面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陕西最鲜明的特色就是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传统与时尚完美融合,陕西不缺好故事,那么如何在思想政治课上讲好陕西故事,让学生接受特定文化环境熏陶、进行社会文化活动与实践,积极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弘扬陕西精神,强化主流文化。

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民族基石、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主流文化的内核。这一主流文化内核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为主流形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可是在当前社会现实中部分中学生不时出现怀疑和否定主流文化内核的理论行为,使中学生信仰危机在社会转型期表现得较为严重。因此,要讲好陕西故事、积极弘扬“爱国守信、勤劳质朴、宽厚包容、尚德重礼、务实进取”的陕西精神,树立学生的文化自觉、自信。要通过古往今来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体现陕西精神的人和事,引领学生积极向上,促使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广大中学生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二)讲好历史故事,守护文化根脉。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会上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陕西悠久的历史和地缘优势为陕西留下了密度大、数量多、等级高的文物遗迹,是“天然历史博物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是中国历史变迁的思想库。有蓝田猿人、半坡遗址、轩辕黄帝陵等远古遗存,有秦、汉、唐等10多个政权上千年的建都史,有秦皇汉武、蔡伦、孙思邈、张载等历史名人。讲好陕西故事,就是要讲好守护根脉、传承文明的历史故事,“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陕西学子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三)创新传播手段,扩大故事影响。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原有讲道理、宣教式的传播理念和思维方式已很难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审美。因此要讲好陕西省故事,要采取符合学生的接受习惯和接受心理,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才能把故事讲得吸引人、打动人、启迪人,让学生听有所思、听有所得。为此,我们要积极探寻新媒体传播手段,通过网页、微博、微课、微信、QQ,电子显示屏、校园广播等把陕西故事传播给学生,使我们与学生良性互动、情感共鸣,使陕西故事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使陕西故事的正能量不断迸发。

(四)辩证、科学选择,绽放传统魅力。

思想政治教学教师要挑选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传播给学生。让学生在政治课上领略和接受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自尊心。陕西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创造了悠久厚重、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但是我们深知陕西传统文化同时深受封建小农思想和宗法制度的影响,具有难以改变的狭隘性和保守性。因此,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在运用陕西故事、陕西传统文化培养高中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时,不仅首先自己要辩证看待历史故事,正确区分传统文化糟粕与精华,做出科学的判断,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择善而从之,提高他们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明辨是非的道德判断力。

(五)不断与时俱进,讲好时代新故事。

我们正处在一个急剧变化和发展的时代,政治教师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需要地讲好陕西故事。

首先,要发挥“时代楷模”的示范作用。积极发挥“三秦楷模”“陕西好人”等示范带动作用,多宣传“最美人物”“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让阳光的、美好的、高尚的思想更好润育学生的心田。使学生见贤思齐、学有榜样、做有尺度、为有目标。

其次,要讲好陕西开发共赢新故事。陕西正处在追赶超越、攻关“十三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建设西部强省的关键时期,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特别是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陕西有了更多与外界交流合作的机会,陕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快车道。要讲述一个个发展的新故事,把陕西各个领域的改革思路、创新理念讲清楚,把其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说明白,从而把党和政府的声音客观、准确、及时、全面地传达给广大学生,引领导向,辨明是非,进而增强学生对发展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自觉与自信。

再次,要更新、增添教育新内容。由于现代中学生孝敬父母、忠诚祖国、尊重师长等思想意识有逐渐淡化的趋向。对此,传统文化中的百善孝为先、精忠报国、尊师重道等思想内容有必要与时俱进,加以更新,填充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涵。这也为思想政治课提出了有关孝顺、忠诚、诚信等新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重拾传统文化的要义与精义,并从中培养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今天,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培养高中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已经成为一项现实意义与历史意义深远的时代课题。陕西故事为我们构建文化自觉的思想政治课堂,提供了无限广阔的题材。我们一定要走进历史,去寻找、发掘和讲述一个个精彩的陕西故事,传承文明的历史故事、如铁的革命故事、开放共赢的发展故事,以文化人、培育学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作者:王保生/陕西省神木市第七中学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热门新闻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