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再谈校长听课

    松下幸之助的一句话启发了我:“当你领导十个人的时候,你要走在最前面,领着大家去干;当你领导一百个人的时候,你应该走在中间,协调周围的各种关系;当你领导着一千个人的时候,你必须在后面,掌握全局,把握方向。”我当不足千人的校长,当然要走在中间。走在教师中间,最重要的是走进教师的教学,走进老师的课堂。校长听评课是校长了解教学实际,督促老师专业水平自主发展,密切领导与教师、教学关系,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十多年前,笔者刚担任校长时曾经写过一篇有关校长听课的文章。在后来的工作中,我每年都要听近百节的课。我把老师作为学校最大的“财富”,把教师培养作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把听课作为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方法。
    仲春时节,京城无处不飞花。我有幸在美丽的清华大学参加了伟新第二十五期校长教育管理培训班。在有百年积淀的清华园感受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精神,清华务实的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师示范性的教学技能给我以启迪,我对校长听课有了更深一层的感悟。
    校长要时常听课。听课是验证校长办学思想的最直接的方法。一所学校的校长不仅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也应该有自己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听评课是推动教师践行自己倡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最有效的办法。作为校长,应该了解每位老师的教学特点和风格,只有了解每一位老师的教学风格,才能协调教学中的各种关系。校长只有时常听课,全程参与其中,及时纠正教学中的不良倾向,校长的办学理念才能真正得以体现,而这些,不是通过开开会就能得到解决的。这样的听课,是验证。
    校长要选择恰当的听课时机。学校的中心工作无疑是教学,校长要用听评课让学校的教学工作正规起来。开学之初、教学气氛不浓、自由散漫的风气开始影响到学校的时候,校长要听课,让教师的工作精力集中到教学中来。用听评课的方式让教师务“正业”。这时的听课,是督导。
    不要搞推门听课。推门听课,是对教师不信任、不尊重的体现。自然的就是最好的,老师在没人听课的时候,身心都处在放松的情况下,讲课时思维最为活跃,学习活动自然而和谐,教学效果相对较好;有人听课,教师的心理处于高度紧张中,思维受到抑制,效果就打折扣。而推门听课,让老师觉得不被信任,不被尊重,自己课堂的门谁都可以推开,课堂的神圣性被践踏,工作很被动,心里很反感。校长要把听评课做为一种教学研究来做,不要搞成监督老师教学的手段。所以,要听老师的课要给教师打招呼,让教师充分做好准备,主动地将自己最精彩的东西展示给领导和学生,获得肯定和尊重,而不应该搞突然袭击,让教师把自己的失误和败笔暴露在学生面前而失去自尊,这也达到不到促进教学的作用。这样的听课,是信任。
    校长要有符合自己办学思想的评课标准。对一节好课标准的定位,是校长教学思想的重要体现。我认为一节好课只少应“三有”:“有德”,就是有民主、尊重的课堂氛围,授人以鱼也要授之以渔的教学思想,对学生终身发展有意义的教学定位;“有才”,课堂教学是老师创意与智慧的体现,能用一个关健词来描述课堂风格;“有效”,教师能有效地主导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处在一种润物无声的境界中自然流淌,让学生在教师搭建的舞台中主动地去锻练展示自己;师生在互动中得到发展。这样的听课,是发展。
    校长要用用赏识的目光看待老师的课堂。赏识给人愉悦,赏识让人上进。教师愿意让校长来听的,多数是经过自己精心准备的课。优秀的课,固然是值得肯定的,但有很多瑕疵的课,也是他努力的结果,他们不会将自己的败笔展示给校长的。只要这堂课体现出他们强烈的责任心,反映出他们在教学上的努力,即使是一小点独到之处,都要给予恰当的肯定,但校长的肯定不是无原则的取悦,或者是蜻蜓点水式的表扬。这样,他们可能会让优点得到张扬,并主动地去改进不足,邀请校长再听课。只有校长理解他们的失败,看到他们的创意,才是对他们最有价值的评价。这样的听课,是激励。
听课,不应当做校长的任务,而是校长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工作技巧。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热门新闻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