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应该怎样“问”?
永兴九年制学校:冯军军
课堂提问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诱导语言,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拓展思维;在回答问题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锻炼。那么,怎样的问才有效呢?
一、提高问题的质量
1、明确提问的目的。课堂提问的内容应该是立足于教材,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展开的。设置的问题应该是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学内容,每一次的提问都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迅速掌握新知识。
2、强化提问的作用。启发性是课堂提问的主要作用,不具备启发性的提问属于低效的提问。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内容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趋使学生主动的探索和思考,学生通过独立的分析和探究,从而得到思维和智力的训练。
3、增加提问的趣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每节课的提问都是平淡无奇、老生常谈的,必然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无法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为此,教师应该尽量使提问充满趣味性和新奇性,使学生受到问题情趣的吸引,更愿意主动去探索和求解。
4、难易度合适的提问。教师在设计问题使,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难易度合适的问题,尽量将问题设置在新旧知识发展、衔接的阶段。
二、把握提问的契机
课堂中的提问要找准契机,也就是最佳的提问时机,只有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时的提问,才会收获最佳的效果。提问的最佳契机,不仅需要教师准确的捕捉和掌握,也需要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引发和创设。
1、在导入处设问。用提问的方式导入新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出现“优势兴奋中心”,产生出强烈的探索新知欲望。
2、在重点处设问。每节课都有教学的重点,它是教学目标的核心部分,学生只有围绕这个重点展开认真的思考和探索,才能保证学习效果,因此,在学习重点处的提问,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并促进整节课学习知识的掌握。
3、在难点处设问。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时候,都会不同程度的觉得难学或学不好,这可能会影响学生下面的学习进展,而此处的问题设置,不仅能引导学生去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难关,同时帮助学生攻破了自身的思维障碍,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总之,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师基本功的体现,更是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要保证课堂提问的时效性,教师必须坚持:用最主要的问题反映最丰富的学习信息,以最简洁的方式使学生获得最深厚的收获,以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思维最大的拓展。只有这样,学生思想的火花才会点燃,智慧的萌芽才会得到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