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卞冬菊:网络教学有攻略 无线端口传师情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开学工作延迟,“停课不停学”云端教学全面推进,这对所有教师而言犹如一次应急转变,又是一次教育技术的综合考验。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运行,师生们在“钉钉直播”等各种APP辅助下逐步适应了信息化教学的常态模式,为了进一步搞好后期的线上教学,防止新奇过后的麻痹松懈,教师要不断摸索、善于创新,做好变式攻略,方能组织好课堂,运筹于无线端口,决胜于线上线下教学。

 

陕西省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卞冬菊

千头万绪,教师做好引线人

教师开始直播,收看直播的学生是否做好准备?设备是否畅通?听课是否认真专注?笔记是否正确完整?例题是否听懂?随堂练习是否同步?本来在教室里老师可以时时刻刻一览无余地实时监控,现在都变成无形的了,几十个学生就好比几十根线,抓住线头,教师要做好“引线人”。

课前预热三两分钟。学生毕竟是在家学习,课间吃点东西,在沙发上躺躺都很正常。没有铃声和老师站在讲台的仪式,稍有不慎就会错过分秒。如果教师按照上课时间,按部就班直接开播,个别开小差的学生匆忙无序或姗姗来迟,听课不完整,效果就大打折扣了。直播前可用几分钟在班级群里用“大家好!”“你课间眺望远处了吗?”“马上上课,你准备好了吗?”等方式跟学生打招呼。或者发一两张电子课本截屏,“让我们伴随一段舒缓优美的音乐,浏览一下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吧。”也可以发一张热搜表情包或幽默的图画……课前预热和提示很有必要,提醒学生做好听课准备,调整好状态,增加强课堂凝聚力,教学的有效性自然而然就提高了。

课堂随时发起连麦提问。直播设置尽可能全员连麦,在“等待接通连麦”状态下,不仅教师可以随时发起师生互动,学生自己也会高度警惕。针对自觉性差、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可以起到出其不意、警示督促、提高效率的作用;对于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可以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对于学习力强、积极主动思考的学生可以及时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习兴趣。

语音批改“师生两点连一线”。大家都知道,作业当面批改效果最好,而线上提交后,“画圈”功能过于受限制,还不易书写。每个人作业情况各异,一字一句打字,费时耗力成效低,“打回订正”又略显简单粗暴,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办?建议试试“语音批改”。钉钉里有5分钟的语音存储功能,很好用!无论是表扬优点,亦或指正错误、点拨难点,语音批改如同VIP定制式的一对一指导,学生隔空收听亲切自然,清晰透彻。无线之间心连心,亦师亦友亲情无限。

用数据管理教学,有理有据

用数据管理课堂。开通直播后,要密切关注听课学生人数的变化。迟到人数、连麦人数、中途卡顿退出人员、点赞人数等。课堂上,也可以用“消息栏”做简单回复,根据回复人数和速度掌握学生听课效果。例如,“听明白的同学请回复1”“请输入有疑问的题目序号,老师做下一步讲解”“赞同请回复Y”“请输入不会读音的单词”等。下课后将系统综合数据导出公布在班级群,对听课时长异常的学生要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反馈。将作业提交前十名的同学名单公布,树立标杆,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数据最有说服力,也最直观,要充分发挥数据的管理功能。

教学形式多样化,告别枯燥

PPT教学是大家的首选。简单易操作,流程清晰,结构完整,资源可共享。如果一成不变,一上来映入眼帘的都是PPT,学生难免感到千篇一律。教师不妨也来个脑洞大开,尝试变变花样,前提是要付出成倍的时间和精力。

我尝试着录制了8分钟的微课,讲解核心知识之后,进行巩固性随堂训练,验证了“浓缩的都是精华”这句话;“京师微课题”“名师资源”等微视频,可以节选剪接,“拿来主义”也未必不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嘛;讲《角平分线》时,我从学校实验室借来实验支架,变成了我的实物投影仪!我支起手机录屏做演示教学,并要求学生动手一起操作;在答疑辅导课上,我把学生的作业截屏一边讲解,一边用“钉钉白板”板书纠错,对比很鲜明。有些课时内容比较简单,适合自主探究学习,可以选择几个优秀的学生当领头羊,提前沟通协调,指导他们预习,做好分工,等到正式上课,老师退居二线做幕后监控,把课堂交给学生来组织探究、发起讨论、提问、讲解、辨析。这样耳目一新的变化,参与性强的教学,克服了乏味枯燥,学生喜欢。

“测”出庐山真面目,兵贵神速

老师讲累了,盯着屏幕望眼欲穿;学生听厌了,电脑跟前早已不见踪影。在中医上,讲究“望闻问切”,咱们不妨也来个现场“就诊”——测试。测试是课堂诊断的一剂良方,能有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犹如作战侦探,讲究兵贵神速!线上教学若采用测试,一定要选题精良、多层梯度、找准时机、把握节奏、速战速决。课前预习检测可用,课后小结巩固也可用。限时五六分钟,提三两个问题,或默写、或计算、或思辨、或习作片段,作答后立刻拍照上传,过期不候视为弃权。提交到家校本里,学生彼此看不到,但老师悉数尽收,斤两立现。测出授课新奇感,测出学生真水准,试试看!

特殊时期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不能止步于适应线上教学,更要在反思中汲取经验,在交流中集思广益,在实践中寻求创新,尽育人之本分,承树人之担当。

(来源:教师娘家 今日头条)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热门新闻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