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教研机构工作得法,就能有效助推县域教学质量提升。抓住总目标、主线条、重点项守正固本,辅之以针对问题的破茧新法,就一定能圆满完成县级教研机构的使命任务。
县级教研机构在教学质量提升中如何作为,是所有教研员都会面临和思考的课题。县级教研机构直接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担负着教育行政部门智库职能,是联系教育管理部门与教学落实者的重要桥梁纽带,工作得法,则助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笔者认为,县级教研机构必须赓续在传承中破茧的工作原则,立足本县教育的校情、师情、学情现状,落实“1234”框架思路下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带动本县教育同仁一道,用教学质量提升提振县域教育的人民满意度。
落实县级教研机构主要工作“1234”法内容如下。
一、聚焦于县域教育教学质量提升1个总目标。教学工作永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为了使更多的群众感知到教育发展的成果,就必须久久为功持之不懈的狠抓教学质量提升,按照“服务、指导、管理”职能,教研机构应牢记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从规律上办教育”的要求,坚持多年实践证明行之有效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法与举措,比如坚持开展校本研修组织、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视导、驻校教研、送教送培、课题研究、质量检测等日常工作,组织基础教育教学成果提炼总结和学生优秀社团评选,组织好诸如“教研超市”类各项教研活动,坚持倡导家长参与观摩教研活动增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联系,尤其要始终如一抓好师德引领和课标学习研究这些基础性工作。
二、着眼于“魅力课堂”创建和教师队伍锤炼2条主线。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艺术的提升,“双减”要求课外减课内加,教育部全面部署“课堂革命”明确要求课堂要全面开展自主式、合作式、探究式、互动式教学,重视情景教学与问题导向,实现学生积极提问、乐意探究。基于教育改革趋势,教研机构应积极推广贯彻“以学定教”“还课堂于学生”“促进课堂生成”“师生共同成长”理念的 “魅力课堂”范式,构建教师激情四溢、学生兴致盎然、师生留恋忘返、教师善追问、学生爱发言的课堂状态。而课堂的组织和主导又必须依靠任课教师来完成,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对课堂是否具备魅力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教研机构应持续开展“创建魅力课堂”全员赛教和“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以赛促炼,以练锤炼,达到课堂建设和队伍建设同步前行的目标,同时切实落实“国培”“省培”“市培”各项教师培训安排,把培训作为增强队伍素质的重要途径。
三、发力于青年教师培养、教师基本功沉淀、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背景下的学生评价研究3项重点工作。扎实举行新任职教师培训工作,扣牢新教师教育人生的 “第一粒扣子”,培养青年教师志存高远、吃苦耐劳的教育情怀和良好师德。开展教师教材和课标素养测试,适时组织教师作业设计和命题能力业务竞赛。根据教育部考试管理通知新规定,积极总结和推广对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的优秀案例和经验,形成成果,召开小学分管教学校长会议在县域推广。
四、探索于县域自主培训教师项目实施、师徒携手课堂教学大赛、县域学科教研基地建设、师生优秀硬软笔书法简笔画作品展示4项创新工作。针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内涵发展需要,伺机举办教师师徒携手参加的课堂教学艺术展示大赛,可帮助和带动乡村学校优质均衡创建增靓添彩、带动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同台协作互帮互学,寻找教师队伍培养的新途径。针对期末考试后因学生离校无法及时讲评试卷的制约,积极探索建设县级初中小学教研学科基地,借鉴疫情期间网课经验,在期末考试后由基地学校举行“试卷云讲评”活动。针对各个县区普遍存在各年级学生书写不规范顽疾,定期举办教师硬软笔书写和简笔画展示,带动全体任课教师重视和关注学生书写,从而达到传承传统文化、熏陶艺术素养、卷面书写规范“一举三得”的效果。
(来源:汉中市西乡县教研室/王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