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东:中国小学教育亟待战略转型——兼论“幼小衔接”应向“小幼衔接”翻转

摘要: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不能只靠幼儿园来解决。小学教育界应当高度重视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问题主动地去衔接幼儿园这是考验小学教育界是否具有儿童本位的教育观念的重要尺度之一。真正实现从“幼小衔接”到“小幼衔接”的战略转向需要确立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需要率先实现另“两个衔接”即小学界与幼教界的衔接、“大教育学界”与学前教育学界的衔接。如果“大教育学界”能主动对接学前教育界主动介入学前教育的基础问题研究那么在当下中国不仅会有益于学前教育学界的发展有益于教育原理、教育哲学、课程论的发展甚或能引起教育学范式的改进。小学教育不惜牺牲儿童的内在发展而追求学业成就是对童年生活的破坏。中国当前的小学教育学、小学教育制度、小学教育文化亟待现代转型。

关键词:幼小衔接小幼衔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教育改革教育学范式

 2018年10月11日下午, 由日本东京御茶水女子大学两位教授陪同, 我们一行访日人员参观了御茶水女子大学附属小学。这所小学当时正值140周年校庆。副校长神户佳子女士向我们介绍了附小的概况和办学理念。印象最深的是, 这所学校以儿童为中心展开一切课程。“儿童中心”这种观念已经在中国被批倒批臭, 目前依然难以立足。但在日本这所著名的小学, 他们的课程哲学始终是“儿童中心”。

https://mp.weixin.qq.com/s/Z1lxxcIJQQQAJTO51-yyzQ

参考文献

[1]刘晓东, 苏令.别在儿童教育的道路上南辕北辙[N].中国教育报, 2010-05-07 (04) .

[2]成尚荣.儿童立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3] 杜威.明日之学校[M]//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 任钟印, 吴志宏, 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221.

[4] 卢梭.爱弥儿[M].李平沤,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4:7, 23.

[5]刘晓东.童心哲学史论——古代中国人对儿童的发现[J].南京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5 (6) :82-93.

[6]王侃.哗变的学术[J].文艺争鸣, 2012 (10) :109-115.

[7]刘晓东.中国学前教育:世纪之交的回顾与前瞻[M]//解放儿童.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164, 164.

[8]杨适.哲学的童年[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7:30.

[9]刘晓东.论教育学的哥白尼式革命[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7 (4) :18-23.

[10]刘晓东.从学习取向到成长取向:中国学前教育变革的方向[J].学前教育研究, 2006 (4) :16-20.

(来源: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公众号/刘晓东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博士生导师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热门新闻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