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两语谈教育:疫情下的网络课堂思考(一) 教学中不要用“武汉肺炎”这一表述

宋瑞宏

最近几天连续学习了网上老师们“战役情”下的空中课堂及课件,感受颇深,一些课做的非常好,可圈可点,受益良多,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得不说。如在课件和微课及给学生的一封信中,有些老师用了“武汉肺炎”这一表述,我认为这一表述无论是从科学性还是价值引领都存在问题,必须引起注意。

首先,根据世卫组织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粮农组织之间商定的准则和相关规定,对于公共突发疫情的命名是这样规的:“我们必须找到一个不涉及地理位置、动物、个人或人群的名称,这一名称应易于音,并且与该疾病有关”,这次疫情爆发之初在国内把它统称为“新型冠状病毒”,显然用武汉这个地名来表述这次疫情爆发名称是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表述也是不科学的。

其次,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211在日内瓦开幕,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已将本次在武汉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正名为“COVID19”,并解释“COVID19”的由来,代表冠状(corona)的CO、代表病毒(virus)的VI和代表疾病(disease)的D组成,19则代表2019年。22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网站消息:现决定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英文名称修订为“COVID-19”,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保持一致,中文名称保持不变。因此,教学中用“武汉肺炎”这种表述也是不严谨,和世界卫生组织及国家卫健委对病毒名称表述不一致。

第三,“武汉肺炎”这种表述,是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抹黑中国、台独、港独分子对大陆的侮辱性的称谓表述,反映的是逢中必反的理念,特别是在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将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VID19”后,仍坚持使用“武汉肺炎”称谓,继续歧视抹黑大陆,操弄“以疫谋独”的政治图谋,一些西方政客操纵媒体、网军,大肆捏造、散布谣言,肆无忌惮地“反中”“仇中”,有的甚至直接使用充满西方殖民色彩的专有名词,即所谓的“亚洲病夫”(Sick man of Asia),清晰地折射出了具有种族主义色彩的优越感,一些西方媒体与学者以所谓“言论自由”之名对中国抗疫横加指责、抹黑甚至歧视,用“疾病孵化器”、“亚洲病夫”、“黄祸”等恶毒语句形容中国,这些问题我们在做课时应引起重视,因为这涉及到价值引领和政治认同问题。

(来源:宋瑞宏工作室 本站/作者:汉中市教研室教研员、中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陕西省名师、陕西省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热门新闻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