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教研支撑、驱动助力、引领指导作用,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活动。在省教科院协同安排下,全省各级教研机构积极响应,深入学校、深入一线培训指导、答疑解惑,助推“双减”工作落地见实效。
渭南市临渭区:六项举措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
为贯彻落实“双减”工作有关要求,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临渭区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地。
一、不断强化教研员包联指导
临渭区通过强化教研员包联责任,及时总结成绩、发现问题,促进“双减”工作扎实开展。根据区教育局工作整体部署,临渭区教研室制定了《临渭区关于中小学教学教研包联工作的通知》,要求教研员及时与包联学校联系,随时掌握学校教学工作落实情况,了解教师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与学校建立共同体,一起总结教学教研的优秀案例和典型做法,做好“双减”优秀案例的宣传推广;要求学校加强与教研员的联系,及时收集学科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与教研员共同研究解决。每学期初,所有专职教研员深入各自包联学校,通过召开座谈会、了解教学实况、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各校教学教研的组织管理、课程安排、教学方式、作业批阅、心理辅导、典型做法及存在问题、教学衔接安排等内容进行全面调研指导,帮助学校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此不断加强和改进学校教学教研常规管理,为学校“双减”工作的顺利实施夯实了基础。
二、 深入推进品质课堂建设
以课堂教学改革助推课程实施水平的提升,实现课堂减负增效,是临渭区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中达成的共识。“相同的特质,不同的形态”是临渭区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特色做法,是为实现区域课程实施水平整体提升而探索形成的“临渭方案”。2020年5月,临渭区印发了《临渭区中小学品质课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开始实施中小学品质课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学校品质课堂建设水平由低到高划分为“发展—达标—示范—标杆”四个层级,鼓励学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依次争创“品质课堂建设发展校”“品质课堂建设达标校”“品质课堂建设示范校”和“品质课堂建设标杆校”。层级的细化降低了创建工作的难度,延展了创建工作的时空,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促使所有学校、所有教师持续奔跑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大道上。在实践中,形成了区教育局做好顶层设计、区教研室主抓业务指导、学校具体实施的三位一体、协同作战的课堂改革运行机制。临渭区共有中小学124所(含20余个非完全教学点)。目前,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79所学校都明晰了学校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思路,49所学校已成为“品质课堂建设达标校”,全区教师课程实施水平得到全员提升,学生“减负”从课堂上得到有效落实。
三、切实加强学校作业管理
按照国家《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要求,临渭区从不同层级、不同角度深入探讨作业管理改革方式,不折不扣的落实作业管理要求。9月份,临渭区印发了《渭南市临渭区中小学作业管理实施方案》《临渭区中小学作业监测、公告、问责制度》,并公布临渭区作业监测举报电话,将作业管理实施情况作为规范办学行为的一项重要考核内容。同时利用“品质教育大讲堂”聘名家、强指导、深落实,切实加强学校作业管理。通过召开“双减”工作推进会,以学校经验交流、现场展评等形式,促进学校作业审批制度的不断完善,提高作业设计质量;通过落实作业公示制度,加强作业反馈指导;依托“名校+”发展共同体平台定期开展作业管理论坛、展评活动,推动作业管理工作持续优化,不断加强“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
四、出台《作业管理指导意见》
为切实减轻义务教育学校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临渭区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指导意见》,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义务教育工作的副局长为责任组长,区局教育股、区教研室等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义务段各学校作业管理的考核、研究与管理。《意见》以作业布置、作业批阅、作业指导、作业管理为主要内容,制定了符合临渭区情的义务教育段13个学科作业的具体要求,强调作业的整体性、科学性、多样性、发展性原则。建立“每日作业公示”制度,要求全区所有义务段学校在班级醒目位置设立《临渭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公示栏》,公示国家作业政策要点与本学校作业管理办法,明确各学校作业管理负责人,并在公示栏中注明学校、包联股室责任人与电话,便于学生知晓,便于家长了解学生学习进展与个体学情,加快推进“双减”工作的落地落实,促进全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五、 扎实开展教研员送教活动
“减负”不减质量,“减负”不减教学研究,“减负”需要教师有高水平的课堂驾驭能力。按照“双减”政策的要求,临渭区积极开展实践研究工作,力求以更加有效的方式,在减负的同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临渭区教研室以品质课堂建设为抓手,精心确定工作目标,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专业优势,针对学校需求制定了《临渭区教研室教研员讲示范课活动方案》《教研员示范课议价标准》,向中小学一线教师开展教研员送教活动。通过教研员讲示范课传递减负思想,引领全区教师潜心研究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高课堂效率,积极推进“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减负增效。
六、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
临渭区现有两级四类“名师+”研究共同体101个。为落实“双减”工作,区教育局组织全区“名师+”研修共同体通过创新活动形式,在继续做好课题研究、主题研讨、课例研磨、主题读书等常规研修的同时,强调名师引领。组织首批“临渭名师”定期开展 “名师之约”主题研讨活动;组织优秀教学能手工作室做好“菜单式”送教送培活动;以区级“教学新秀”评选为契机,组织导师工作室做好新入职教师课标教材研读、赛课等活动;组织班主任工作室通过班队会备课与观摩研讨活动,征集班主任工作优秀案例,破解新形势下班主任工作难点问题,不断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使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
“双减”意见出台以来,临渭区将校内减负提质作为“双减”工作的治本之策,坚持“减负”与“提质”两手抓,做到教师应教尽教、学生学足学好,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做好区域“双减”工作,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渭南市临渭区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