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教研支撑、驱动助力、引领指导作用,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活动。在省教科院协同安排下,全省各级教研机构积极响应,深入学校、深入一线培训指导,答疑解惑,助推“双减”工作落地见实效。
2021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正式落地。
“双减”政策聚焦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从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层面,为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政策依据,引发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系统的高度关注。西安市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全体教研员认真学习“双减”政策,深刻领会“双减”政策的精神,认识“双减”的实质和意义,根据新城区教育局的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助推“双减”有效落实。
一、精研细磨,助推“双减”
“双减”落地关键是教师,主阵地在学校。要真正减轻学生负担,必须向课堂要质量。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对“双减”背景下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研究,努力将课堂变学堂,激发学生内驱动力,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
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开展了“双减”背景下的“同课异构”活动,积极探索“双减”政策下创新课堂教学的途径和方式、方法;组织“浸入式”听评课活动,深入调研教师的教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二、名师团队,助推“双减”
在“双减”提质增效中,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积极发挥名师团队的作用。新城区教研员纷纷组建“名师+”研修共同体,积极为本区其他骨干团队提供教研支持,在区域教科研活动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聚焦课堂,围绕减负提质,10个学科开展高中“同课异构”活动。其中李树全名师工作室不仅与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共同组织历史学科同课异构,还由工作室成员、西安市微课大赛特等奖获得者、西安市第八十五中学的刘思远老师为教师做微课制作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助推课堂提质增效。
江胜副校长主持的西安市高中化学江胜“名师+”研修共同体和王爱维主任主持的新城区中学化学“名师+”研修体团队联手,西安市高中贾玲“名师+”研修共同体和新城区中学语文胡洁“名师+”研修共同体联手,西安市小学语文王霞“名师+”研修共同体,西安市小学信息安琪“名师+”研修共同体等多个研修共同体,深度参与同课异构活动,探索课堂教学提质增效的有效路径,反响强烈。
三、骨干带动,助推“双减”
“双减”落地,求实效更要重长效。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重视培养学校学科教研组“领头羊”,扶植骨干团队,以点带面,逐级落实,保证理论传输体系的完备与通畅,对落实“双减”有重要意义。
开学初,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精心筹备并召开教研组长会,组织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深入学习“双减”政策,研究“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学策略,制订落实“双减”的教研计划,充分发挥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骨干引领作用。
四、课题研究,助推“双减”
为深入的推进“双减”政策,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重视发挥课题研究的积极作用。围绕减负提质,教研员和广大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课题,建立课题研究团队,将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将课题研究与“双减”结合起来,让教研员与一线教师在“学习·质疑·研究·实操·提炼”的体系中螺旋上升。
五、作业指导,助推“双减”
作业管理是“双减”工作的核心,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是落实“双减”的关键之一。为做到作业减量不减质,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组织教研员深入学校,加强对作业管理进行调研指导,深入了解各校学生每日要完成的作业总量(完成各科作业总时长)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了解学生作业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分层分类设计布置情况、学生完成情况、教师批阅情况,发现各学校作业管理的先进经验,并提出指导性建议,真正实现让学生负担减下来的目的。
(来源:新城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