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2025年春季跨区域中小学数学联合教研靖边站活动落幕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动学科教学与育人实践深度融合,4月1日,由榆林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主办,靖边县教体局、靖边县教学研究室承办的2025年“立德树人·学科领航”跨区域中小学数学联合教研活动圆满举行,神木市、府谷市、定边县和靖边县等县市区中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共计500余人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聚焦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需求,通过跨区域协同教研,推进融合型、共建型、协作型“教共体”建设,推动“双减”背景下课堂教学提质增效,促进教师学科素养与课程实施能力双提升,助力榆林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活动启动仪式在靖边县第十五小学举行,会上,靖边县教体局党组副书记马亚龙致辞,县教研室主任王秀峰解读了活动指南,与会领导为作课和点评教师颁发了证书。榆林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童玉龙进行总结讲话。

小学数学活动

小学数学活动以“教师好问题·学生真思考”为研修主题,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上午环节,省级教学能手崔鹏飞、张婧、石升丽三位老师分别开展课例展示,并围绕教学实践效果进行深度反思与经验分享。

崔鹏飞老师《分数与除法》一课,以“既生瑜何生亮”这一问题为引领,以“既生 0.5 何生 1/2”和“既生除法何生分数”两大核心问题为主线,构建起整节课的认知框架。课堂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运用此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算理,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推理、归纳、交流的能力。

张婧老师执教《分数的意义》一课,以激活旧知—情境冲突—拓展建构—系统重构的四阶模式推进教学,通过分物操作、单位累加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数源于计数单位累加”本质,贯通整数、分数、小数的内在联系。课堂创新运用思维可视化工具,推动学生认知从零散走向系统。

石升丽老师执教的《认识圆》一课,创新设计“实践体验-对比探究”教学路径,先引导学生尝试用直尺画圆,在操作困顿中引发认知冲突,继而通过圆规作图形成思维对比,自然激发探究圆形本质特征的内驱力。依托“画圆”的活动具体体验“一中同长”的核心概念,借助多元表征实现数学本质的理解进阶。

随后,下午活动紧扣“教师好问题·学生真思考”主题展开。省级学科带头人、靖边县第十五小学校长闫彩燕开展《再学三角形的面积》示范教学,并做了《今天的数学课》专题讲座。

闫彩燕执教的《再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以“转化思想”为内核重构教学逻辑,系统构建了逐层进阶的学习路径。教学过程中通过三大策略实现思维突破:首先引导学生回溯面积公式的本源认知,借助图形剪拼操作实现长方形与三角形的双向转化,在动态几何变换中建立知识体系的内在关联;其次运用阶梯式问题链展开探究,通过“为什么必须用对应的底和高”“如何验证不同方法的等效性”等分层设问,持续激活学生的分析、评价等高阶思维;最后聚焦典型错例展开思辨研讨,在正误对比中建构“主动寻找转化路径、理性分析错误归因”的数学思维品质,形成敢于质疑、科学求证的学习导向。

在圆桌会议环节,陕西省学科带头人、市教研室教研员朱艳和段静老师,陕西名师、靖边十六小校长王华,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靖边十五小校长闫彩燕,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神木九小副校长刘利军,陕西省教学能手、定边县苏州新区希望小学副校长张睿,三位授课教师崔鹏飞、张婧、石升丽等9位学科教师与参训教师共同进行了圆桌研讨,闫彩燕主持圆桌研讨活动。参训教师积极互动,围绕学科活动主题,就传统计算训练与核心素养培养如何平衡、思政视域下数学常规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等问题进行交流研讨,旨在引领与会者的思维走向更深处,行动走向更具体。会议还特别设置了问卷调查环节,鼓励参与者提供宝贵意见,以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教学实践效果。

初中数学活动

初中数学学科研修活动以"核心素养导向的'双新'课堂教学"为主题,上午由市级教学能手刘国燕、赵世宽、刘永玲三位教师进行课例展示,并开展课堂教学反思研讨。

刘国燕执教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行线“拐点”模型》一课,以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电动门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以导学案为载体,真正做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分工明确,课堂上学生的展示有深度,学生的点评有高度,目标达成度高,学生参与度高。课堂上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赵世宽老师执教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九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一课,赵老师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用视频驱动激发认知需求,课堂上进行文化渗透,将坐标系的发现与数学文化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发展的本质,利用活动化学习深化概念理解。

刘永玲老师执教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一课,注重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选择有效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思维活动,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用已有经验探究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相关概念。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大胆发言,乐于分享,参与度极高,课堂气氛和谐愉悦!

下午研修聚焦中考压轴题攻坚与新教材实施,三位专家联袂赋能。榆林市名班主任、靖边二中副校长高峰和陕西省学科带头人、神木市实验中学的王冬梅老师围绕中考压轴题进行了分享交流。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郭彩云围绕新教材作了数学课堂教学的专题讲座。

高峰老师在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讲座中提炼四大核心策略:活用杠杆平衡原理,将复杂线段比例问题转化为直观力矩关系,快速定位关键数据;依托平面直角坐标系实现几何代数化突破,以坐标运算简化推理;针对直线绕点旋转(30°-90°)难题,独创旋转角参数化解析式通法,精准锁定动态规律;创新二次函数背景下三角形面积极值模板,通过对称性分析与参数消减,规避繁琐计算直击本质。四大策略兼顾实用性与思想性,助力考生快速破题,提升解题效率。

王冬梅老师梳理近3年压轴题考点,提炼考查本质,强化核心模型,发现压轴题不是难题,而是综合题,扎实基础、灵活思维、规范表达是制胜关键。

郭彩云《新教材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从核心素养与“双新”背景的融合、对初中数学“双新”课堂教学的思考、“双新”课堂教学策略的落实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分享。

在圆桌会议环节,陕西省第九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榆林高新区第一中学教师郇乐,陕西省学科带头人、靖边五中副校长沈进,郭彩云、王冬梅,三位授课教师共同参与圆桌研讨。郇乐老师主持圆桌研讨活动。参训教师积极互动,围绕学科活动主题,就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解决学生学习动力断层、利用几何画板进行课堂教学及压轴题教学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通过跨区域资源共享、多维智慧碰撞,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数学学科高质量发展路径注入新动能。榆林市中小学数学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在未来的教育中,聚焦“教师真问题,学生真思考,学习真发生”的理念,通过真实情境的搭建,直击数学核心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每一次思考都充满深度,让每一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拔节成长,为提升全市教育教学质量作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陕西教育新闻网)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热门新闻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