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教研支撑、驱动助力、引领指导作用,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活动。在省教科院协同安排下,全省各级教研机构积极响应,深入学校、深入一线培训指导,答疑解惑,助推“双减”工作落地见实效。
“双减”落地,泾阳教研戮力前行!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落实县“双减”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精神,泾阳教研室深入学校、深入一线培训指导,答疑解惑,助推“双减”工作落地见实效。
举措一:名师引领,落实“五个一”
为充分发挥省市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在推动“双减”中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 “五个一”名师引领行动。先由各单位按照本单位薄弱学科报送送教申请,以“按需送教,精准培训,注重实效”为出发点统筹安排,指定对应名师工作室进行对口帮扶指导,示范引领带动,并持续跟进督查,确保引领活动按时间节点高质量如期开展。
“五个一”名师引领行动指每位名师完成以下五项内容:
上好一节示范课。课堂要能够体现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体现课堂革命的创新精神,优选教学方法、追求教学过程最优化,以课堂增效落实课后减负。
做好一场专题报告。聚焦减负、“五项管理”、课堂革命的一个内容,结合县、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剖析原因,寻找对策,破解区域内教育教学难题。
设计一个单元的学生作业。每人选取一个教学单元,围绕该单元的教学内容,分课时设计本单元学生作业,突出体现作业设计的层次性、趣味性、针对性、创新性,严格把控作业时长。
开展一次家教辅导。帮助家长深入、系统地学习“双减”政策法规,普及“五项管理”知识,更新教育子女理念,掌握教育子女方法,实现家校共教、和谐统一。
开展一项专题研究。围绕“五项管理”、“三个课堂”自选研究内容,自定研究题目,专题研究要做到切口小、过程实、思路新、效果显,具有参考价值和实操价值。
举措二:分片包校,教研大指导
根据《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关于开展全省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的通知》(陕教科(2021)50号)文件精神,《咸阳市教育研究室关于开展全市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的通知》(咸教研(2021)13号)文件精神,制定了《泾阳县教研室关于开展全县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的通知》,每个教研员分片包校。指导基层学校以集体备课为主阵地,以校本研修为抓手,扎实开展以研促教、以研促学大研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积极推进作业分层布置,实现学生学习效率的大提升,课后作业的大减负。
举措三:薄弱诊断,质量再提升
对全县义务段薄弱学校、薄弱学科进行大教研,就集体备课、课堂教学及作业布置进行现场诊断,帮助薄弱学校、薄弱学科教师提高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水平,扎实落实“双减”工作。11月14日(星期日)上午8:00,泾阳县教育局举办了主题为“查找薄弱 对症诊断 提升质量”的第四期大讲堂。旨在共同查找薄弱学校、薄弱学科质量提升的症结,着力提升薄弱学校及薄弱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我县义务段各学校、各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向优质均衡发展。因疫情防控要求,专题培训分为1个主会场和35个分会场,以线下+线上培训形式举办。
通过开展双减工作专题会议和定期“双减”工作推进会,落实泾阳县“双减”工作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精神,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邀请专家做宣讲辅导,明确“双减”政策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的人才和各行各业劳动者”。专家从政策解读、作业管理指导,课堂教学指导、课后服务指导、考试评价指导五个方面,为一线学校进行专业化指导,为学校减负提质提供教研支持与服务。通过名师引领、薄弱诊断等方式,以骨干带动,薄弱问诊研究落实措施,深入做好“双减”工作;启动全县“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活动,下沉学校,把“双减”工作落实在工作中、体现到行动上,促进县区“双减”工作扎实推进。
“双减”政策对应着民之所需、民之所急、民之所盼,做好“双减”落实“大文章”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双减”落地,我们教研人以对党、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勠力同心,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双减”任务,用扎扎实实的落实成效回应群众期盼,以“更好的教育”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教育获得感”!
(来源:泾阳县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