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关于举办首届
“国际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高峰论坛的
通 知
各省(市、区)教科院(所)、教研室、中小学校: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关于“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的精神,进一步交流在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经验和做法,以推进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经研究决定,首届“国际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高峰论坛”由《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主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会议主题
为中小学生信息技术教师搭建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帮助教师提高理论认识和教学实践能力,深度理解《技术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课程培养学生基本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特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学研究人员奉上高端研讨盛会。
二、会议内容
(一)主题讲座
讲座一:国际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
董玉琦(东北师大教授)
讲座二:计算思维与信息技术课程
王吉庆(华东师大教授)
讲座三:信息技术课程文化
李 艺(南京师大教授)
讲座四:新一轮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付宜红(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研究员)
(二)研讨课例
研究课例1:国际视野研讨课例 长春市优秀教师(小学)
研究课例2:计算思维研讨课例 上海市优秀教师(高中)
研究课例3:课程文化研讨课例 四川省优秀教师(初中)
(三)征文活动
请参会代表结合本次论坛主题撰写5000字以内的论文,并在参会前提交。优秀论文将在《教育科学论坛》刊登或编辑成专著公开发表,作者将获得赠送样书。
提交论文要求:符合主题,文章标题、作者姓名、联系方式、论文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等要素齐全,杜绝抄袭,文责自负。
征文邮箱:2875384908@qq.com。
三、会议时间及地点
2014年4月15日报到,16日至18日集中研修(议程见附件1)。报到地点:成都川港国际酒店(成都双流国际机场T2航站楼右前侧900米,电话028-62599111)。会议地点:双流县棠中外语学校音乐厅(成都双流航空港临港路三段9号)。
四、参加人员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教研员,主管或分管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负责人、教研(备课)组长;
(二)各地各校教育国际化相关部门人员;
(三)各地教育学院和教师进修院校负责分管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领导及教研员。
请各地各校于2014年4月2日之前将首届“国际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高峰论坛”回执单(附件2)发送至邮箱:2875384908@qq.com。大会按照反馈回执单时间先后顺序安排主会场与分会场就座顺序。
五、会务经费
会务服务费:每人 600 元(含资料费、讲课费等),费用可现场缴纳,也可银行转账(开户名:四川省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有限公司,开户行:中国银行成都武侯支行,账号:1279 5457 2395)。
住宿费(会场附近宾馆每人每晚100—150元,会务组可统一联系);会议可提供16日-18日五顿工作餐,每人120元,会务组统一提供发票;往返交通、差旅费等回原单位报销。
六、其他
会议联系人:
刘 昀 电话:028-85876198 13890371112
贺 葵 电话:028-85876117 13648091851
附件:1.首届“国际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高峰论坛”会议议程
2.首届“国际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高峰论坛”回执单
3.首届“国际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高峰论坛”专家简介
4.交通路线及其他
本次活动陕西省由省教科所白珍老师负责,如欲参赛或前往观摩的单位,请于2014年3月31日前与白老师联系,电话:85370524,QQ:654861386。
四川省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
2014年2月27日
附件1:
首届“国际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高峰论坛”会议议程
日期 |
时间 |
内容 |
主讲人(或负责人) |
|
4月15日 |
全天 |
报到、领取会务资料 |
朱雪林、贺葵 |
|
4月 16 日 |
上午 |
8:30-9:00 |
开幕式 |
崔勇(四川省教科所) |
9:10-11:50 |
讲座一:国际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思路与方法 |
董玉琦(东北师大教授) |
||
下午 |
14:00-17:30 |
讲座二:计算思维与信息技术课程 |
王吉庆(华东师大教授) |
|
4月 17 日 |
上午 |
8:30-11:50 |
讲座三:信息技术课程文化 |
李 艺(南京师大教授) |
下午 |
14:00-14:40 |
研究课例1:国际视野研讨课例 |
长春市优秀教师 |
|
15:00-15:40 |
研究课例2:计算思维研讨课例 |
上海市优秀教师 |
||
16:00—16:40 |
研究课例3:课程文化研讨课例 |
四川省优秀教师 |
||
17:00—17:20 |
课例点评 |
李维明(四川省教科所) |
||
4月 18 日 |
上午 |
8:30-11:00 |
讲座四:新一轮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
付宜红(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处长、研究员) |
11:00-12:00 |
大会总结 |
李维明(四川省教科所) |
||
下午 |
自由交流 |
附件2:
首届“国际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高峰论坛”回执单
姓 名 |
性别 |
单位 |
手机 |
邮箱 |
是否需要订住宿 |
是否需要订购工作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附件3:
首届“国际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设高峰论坛”专家简介
董玉琦:东北师范大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教育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育技术学、教师教育)。主要研究领域信息技术教育、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教师教育信息化等。
兼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规划组(教育信息技术)专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信息技术学科组长)、教育部教育技术专业教学分指导委员会委员(2013-2017)、教育部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教师教育课程开发与研究中心外籍教授、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9-2013)。
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以及教育部委托课题多项、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教材20多部(套)。正在主持的国家课题:
1.教育部基教二司委托项目: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论证;
2.教育部基教二司委托项目: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调查研究;
3.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2008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信息技术课程发展研究。
王吉庆: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教授;多年从事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与参与过许多国家自然科学与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编著出版著作、教材有《计算机辅助教育》、《信息素养论》、《信息技术课程论》、《信息技术课程导学论》等及一些有关论文;参与过国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审查。等。
李 艺: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导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科带头人,兼任2013-2017全国普通高校教育技术与方法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教育技术及综合实践工作委员会委员,国际华人教育技术学会亚太分会副理事长等职。研究方向为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游戏研发与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教育技术哲学等。
付宜红: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课程处处长、教育学博士、研究员。长期从事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教法研究及国际比较研究。曾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杂志主编、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教学处处长。
曾担任教育部课程改革实验专家支持工作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论证项目、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研究项目、科技部“科学探究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以及新课程远程研修、“教育部暑期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等负责人。
李维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专委会理事,四川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技术教育研究室主任,中学计算机高级教师,四川省特级教师。
附件4:
交通路线及其他
一、成都市内交通路线
双流国际机场:乘坐804路公交车至“棠中外语学校”站下,步行约10分钟即到成都川港国际酒店。
火车北站:乘K2至“红牌楼站”下,可转乘306路直达“棠中外语学校站”。
火车东站:乘91路至“石羊场公交站”下,可转乘804B路公交车直达“棠中外语学校站”。
五桂桥公交站:乘91路至“石羊场公交站”下,可转乘804B路公交车直达“棠中外语学校站”。
昭觉寺公交站:乘1路至“红牌楼站”下,可转乘306路直达“棠中外语学校站”。
新南门汽车站:乘28路至“红牌楼站”下,可转乘306路直达“棠中外语学校站”。
茶店子公交站:乘100路至“石羊场公交站”下,可转乘804B路公交车直达“棠中外语学校站”。
双流县汽车总站:乘804B路公交车直达“棠中外语学校站”。
二、此会议由四川省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有限公司出具正规发票。
三、凡全程参加研讨会的教师,发给继续教育学时证明。
四、温馨提示
1.春季天气多变,注意加强个人防护,谨防感冒。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请参会老师
2.请各位老师在与会期间,尤其是往返途中注意人身财物安全。
五、《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简介
《教育科学论坛》,是由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四川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 51-1696/G4,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3-4289。刊物以“坚持理论特色,贴近教育实际”为办刊宗旨,致力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研究,是广大教师的良师益友。2005年改版以来,成为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重要来源期刊”,是西南地区同类刊物中唯一一家,2013跻身为《教育文摘周报》“转载来源期刊”。刊物读者遍及国内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年发行量达到3万册。四川省情简介
六、四川省简介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因物产丰富而被誉为“天府之国”。历来有“天下山水在于蜀”之说,并有“峨眉天下秀,九寨天下奇,剑门天下险,青城天下幽”之誉。四川省有贡嘎山(蜀山之王)、雅拉雪山、凌云山、格聂神山、琳琅山、螺髻山等大小山脉。四川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成都电器、攀枝花钢铁自贡盐化工,宜宾、泸州、绵竹等地的酿酒工业等都很有名,白酒业在中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号称川酒天下、“川酒云烟”之说。
信息咨询服务电话:黄艳18980878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