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5日至19日,陕西省2023年教师培训管理者高级研修班暨全省教师工作会在西安召开,会议全面总结近年来我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职前培养、职后培训、使用管理方面取得的主要成效、典型经验以及创新性做法,安排部署新时代推进我省基础教育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工作。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以《播下一粒种,托起万人梦》为题,介绍了推进“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的做法与经验,受到一致好评。
会上,省教科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吴积军代表省教科院,围绕“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的时代背景、现实意义,省教科院在实施中的机制构建、实施措施、取得的成效、社会影响等方面介绍了具体做法。与会同志一致认为,省教科院实施“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既有理论高度、又有鲜明特色、还有具体抓手、更有实际措施,工作实在、成效大,为我省推进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经验。
近年来,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本着“在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活动,以活动促研究,以研究带活动”的理念,着力构建“搭建一个平台,实行双向考核,四步多轮驱动,形式多样融合”“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实施机制,组建“实践导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乡村种子教师”三位一体的学习共同体,坚持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捆绑考核,双向促进。坚持目标导向,三年一届,每年一轮,每轮四步,通过“名师问诊、名师视导、名师领航、成果展示”多批次任务驱动,聚焦课堂教学改进,量身定制,精准培养,实现城乡教师双促进、双提升。坚持“四个融合”,即线上与线下活动相融合,有组织的活动与自发的活动相融合,送课送培教学指导与跟岗学习示范引领相融合,骨干教师培养与乡村教师帮扶相融合,多方式、多途径、多路径,改善成长环境,提升成长动力。让乡村教师有了“名师”带,让城里“名师”深入乡村,开展“走亲戚”般的帮扶互助,共同为乡村教育撑起了一片天地。
2022年,省教科院共组织196名陕西省第七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及74名实践导师,与子洲、淳化191名种子教师完成结对,结成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基本覆盖全部学段的所有学科。全年共组织开展集中线下活动5次,活动参与导师80人,参与学带28人,完成专家讲座32场,进行公开示范课28节,进行听课问诊136节;完成线上活动近百次,进行一对一指导320余次,完成线上录制课堂问诊124节。53名种子教师到导师所在学校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完成省级专项课题70项,完成支撑专项课题的子课题191项,发表与课题相关的论文123篇。
2022年,种子教师中11人(子洲6人、淳化5人)成长为省级教学能手、17人(子洲11人、淳化6人)成长为市级教学能手、53人成长为区县级教学能手;种子教师共计获得省级荣誉30余项,市级荣誉70余项,区县级荣誉100余项。
(来源:本院/屈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