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南郑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发展,探索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实施策略与方法,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4月19日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在理事长刘恩山带领下,全国二十多位专家、学者赴汉中市南郑区高台中学开展送教、送培活动。南郑区教育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彭涛,党组成员刘斌,区教研室教研员、全区高中生物学教师共计8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由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学生物学》杂志主编解凯彬主持。
汉中市教学能手、高台中学生物学科冯菊老师以《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为载体,通过“汉中面皮”进行情境导入,引入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展示、交流,解决了学习中的重点问题;最后师生共同总结了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意义,促进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在整个授课中,冯菊老师很好地展示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主动思考、亲身体验中收获了知识,感受到了生物课堂的魅力。南郑区高台中学党总支书记张辉向各位专家、学者介绍了高台中学的基本情况。他指出,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学面临着多重困难,而本次专家、学者们的到来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必将给我区高中生物教学带来一股新的春风,同时希望参会的老师们抓住机会,共享共建共同成长,携手助力高中生物教育迈向更深层次的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主任、副编审谭永平介绍了委员会与会嘉宾及学会的基本情况,并对南郑区教体局、区教研室的高度重视、高台中学的精心承办以及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积极协调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强调,本次送教、送培活动架起了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与南郑区各高中学校沟通的桥梁,并希望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共研教学,资源互动,共创佳绩。
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北师大第二附属中学校长、特级教师曹保义对冯菊老师的观摩课做了细致点评。他指出,在整个课堂中,冯菊老师通过对教材的精心处理、教具的充分准备以及自身扎实的教学功底,为我们奉上了一堂精彩的公开课。同时提出两个可改进提升的问题,和大家进行探讨,一是,如何对课本内容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充分利用教材有效提升学生素养;二是,怎样提供有思维力度的问题,以引导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冲破学生认知极限,帮助学生提升个人能力。
在学术研讨活动中,老师同与会专家们进行了充分的线下、线上的沟通,专家、学者们对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并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实用的建议。他们的回答不仅解决了老师们的疑惑,更为他们今后的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学会理事长、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恩山,常务理事、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迎春,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琦等专家,就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对南郑区教育的发展予以充分肯定。
(来源:汉中市南郑区教研室/文图:刘林玲 张刚 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