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推动全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高质量发展,3月18日,陕西省教科院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集体大教研活动。省教科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吴积军参加活动并讲话,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副局长成延春致欢迎辞,省教科院义务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学军主持活动开幕式。
吴积军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的重要讲话、《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要求及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三个方面强调了思政课的重要地位,对推进全省思政课建设及教师成长提出四点要求。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石芳以《道德与法治实践活动的理论与实践》为题作专题报告。她立足新课标要求,结合鲜活案例,系统阐释了道德与法治课程在核心素养培育中的独特价值,并为一线教师破解教学难点、创新课堂形式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咸阳市教育教学研究室的李香维老师和西安市碑林区实验小学的何虹老师,围绕五年级下册《夺取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课,分别执教“众志成城”“中流砥柱”两个课时。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将研学活动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打造了“行走学习—课堂探究—情感升华”的教学样式,让学生在行走中观察、了解,在探究中思考、总结,在感悟中升华爱国情感。西安市教科院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王利从教学亮点、教学创新及教学建议三方面对两节课进行了深入点评。
陕西省教科院道德与法治教研员夏波作《打造行走的思政课,提升思政教育实效》的微报告。她从理论内涵、实践价值和实施策略三个维度系统阐述了“行走的思政课”这一教学模式,特别是结合展示课例,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法,为教师指明了方向,引导教师从“知识传授”向“价值引领”转变,让思政课真正成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人生大课。
活动以“行走的思政课”为主题,以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为目标,通过“专家引领—课堂实践—研讨赋能”的模式,既展示了“行走的思政课”的鲜活样态,也总结了跨学科融合、数字化赋能的教学经验,让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动起来”,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未来,陕西省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思政教育从“学校小课堂”迈向“社会大课堂”,不断探索思政教育教学新样态。
本次活动由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承办、碑林区实验小学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协办,来自全省各地市及我省国家级义务教育教学改革试验区、实验校的220余位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教研员参加活动。
(来源:本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