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讨带队伍·专业发展促成长 ——汉中市教研室送教送培活动在陕飞一小圆满举办

2024年12月13日,“教学研讨带队伍·专业发展促成长”送教送培活动在陕飞一小圆满举办。本次活动由汉中市教研室主办,汉台区教研室、汉中市陕飞一小承办,旨在深入贯彻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造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偏远地区的教育提供优质资源,促进教育公平。汉中市教研室教研以及汉台区教研室、城固县教研室相关学科教研员,陕飞二小、城固县老庄中心校、文川镇中心校、许家庙小学等兄弟学校的教师代表,共30余人参与了此次送教送培活动。

本次送教送培活动内容丰富,包括语文、数学、书法学科的课堂示范教学和专题讲座。

汉台区教研室殷琦老师的讲座《读书——“读”才是王道》,从“怎样开展整本书阅读?”为引子,利用详实严谨的读书心得的交流研讨,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携手书香家庭,培养热爱读书的少年儿童,紧扣“读”的精髓,倡导读文本、读经典、读教材,以丰富多彩的品读、悦读、赏读的全过程展示,回顾了诗书阅读的成长过程,分享低、中、高各个学段读书的点滴体会,介绍了师生共同阅读的经验和理念,真正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为学生的成长奠基,并现场和广大与会者以及群木读书会的成员一起诵读了《群木感言》,身体力行地践行了“读才是王道”的道理。

汉台区河东店镇中心小学汤小端老师执教的语文课《坐井观天》,在充分掌握二年级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形象生动地演绎了充满童趣童语的童心课堂。汤老师深厚的语文功底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让课堂妙趣横生,她遵从寓言的文本规律,以读文本、画文本、说文本、演文本四部曲,充分展示了寓言故事言简意赅的特点,并用低段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让课堂异彩纷呈,将传统范文讲出了新思想新境界,富有哲理和情怀,尤其是课堂中小鸟和青蛙对“天空”的不同认知展开讨论思辨,给与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将影响深远。

汉台区教研室教研员张琦老师讲授的数学课《组合图形的面积》,结合生活实际,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深入研读教材,用数学的语言表达数学概念和数学思维,利用小组交流合作等多元化多维度的课堂模式开拓和发散思维,将几何图形意识渗透到全课堂之中,利用演绎、归纳、验算的方式总结数学规律,不断生成新的数学学习契机,完美完成了教师、学生、教材和课堂四位一体的课堂互动,激发了学生逻辑素养和数理数算能力。

汉台区教研室教研员陈平平老师的讲座《“生本课堂”如何提个好问题》,以教材和《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南,结合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将教研员深入教学一线、走基层、入课堂获得的第一手教学内容进行了科学严谨的整合,包括教学随笔、札记、数据分析和数学信息等,充分关注“生本课堂”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寻找其亮点和切入点,围绕“什么才是好的数学问题?”“怎样提个好问题?”“我该如何发问?”等问题展开阐述,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方法的传授,她独辟蹊径的数学思想展现了独树一帜的数学智慧和思维魅力,让高深莫测的数学变得可爱有趣。

汉中市北大街小学杨花老师执教的《王戎不取道旁李》从竹林七贤的人物王戎的生平简介入课,通过三个“锦囊妙计”的活动设计驾驭全文,以看注释、观图画、联系上下文、师生共读等方式,将文言文讲得深入浅出,妙趣横生。尤其是在授课的同时,她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考和发言,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充分做好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引领者的师者角色,在“课堂评价意见表”的教学环节里,大胆让学生开展课堂评价,以孩子的视角看课堂,体现了她对学生的关爱和尊重。

陕飞一小马燕妮老师执教的书法课《轻叩汉字的大门》,以横笔的起笔、行笔、收笔的训练为基础,精讲了笔画的书写,对方块汉字的线条书写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对书写的主笔、侧锋入笔等书法概念一一落实,在指导学生描红和临帖方面,尤其耐心细心,为书法接力做好了接力棒的传承工作。

汉中市教研室王晓梅老师在活动最后,总结了本次活动的特色和亮点,肯定了各位老师的课堂成绩,她强调要尊重教育温故而知新、有教无类的规律,构建开放式的新型课堂模式,送教送培活动要向纵深发展,采取更多的途径和更丰富的方式向边远地区倾斜,达到教育资源的多元化共享。

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更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各校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的教育资源融合,致力于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工作。

(来源:汉中市教研室 陕飞一小/图:陈晓东;文:张少如)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热门新闻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