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是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立足教师之需、教学之需、教育之需,旨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陕西省教育厅的领导下,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坚持“在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活动,以活动促研究,以研究带活动”思路,先后在子洲、淳化、周至、武功四个县实施“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项目,构建了“一个理念牵引,双向考核驱动,四步多轮实施,形式多样融合”项目推进机制,开展一对一结对,点对点帮扶,面对面互动,键对键交流,让乡村教师有“名师”带,让城里的“名师”能够深入乡村,从而实现乡村教育“输血”到“造血”的功能,共同为乡村教育撑起一片天地。各项目县在工作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形成了推进工作的独特经验。
经验二
学习共同体:跨越区域,为乡村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淳化县“城乡教师学习共用体”项目纪实
2022年3月,在陕西省教育厅和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大力支持下,陕西省“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项目落地淳化。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是教师队伍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陕西省教育厅基于“名师大篷车”送教活动实践探索的新方式。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坚持“在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活动,以活动促研究,以研究带活动”的思路,组建“实践导师+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乡村种子教师”三位一体的学习共同体,着力建立“搭建一个平台,实行双向考核,四步多轮驱动,形式多样融合”的“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实施机制。项目为期三年,采取“线上+线下”混合研修模式,项目实施为淳化教师队伍发展注入“一泉活水”。两年来,淳化教育系统上下勠力同心,共同发力,制定项目实施发展计划,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县域内省市级骨干教师数量突破和质量提升,为推动淳化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
一、四个阶段,把脉问诊同优共进
“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删繁就简,直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终极目标。名师问诊:以制定“一人一案”帮扶方案为目标,开展教师自诊,导师线上会诊、线下问诊和名师确诊活动,在广泛问卷、课堂指导、线上线下专题研讨的基础上,形成针对性极强的“种子教师”帮扶方案和成长计划。名师视导:以解决教师教学问题为目标,通过开展导师课堂视导、培训视导和教师跟岗视导等具体活动来实现。名师领航:在实践中提升“种子教师”专业水平,通过导师读书领航、课题领航、教学领航,以及教师自己研学、实践的思想引航等活动逐步实现。成果展示:以省教科院组织专家通过评审课题和教学展示,评估导师团队的帮扶成效;淳化县教育局“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项目执行办公室通过成果征集和综合评价活动,检验“种子教师”的学习成效。项目实施中,有模式但不唯模式,坚持把目标任务定死,把时间方式定活,一切活动的开展都坚持从导师、“种子教师”和学校的实际出发,同优共进,促进“种子教师”快速提升成长。
二、五项驱动,机制引领赋能强基
淳化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项目实施,制定《淳化县优秀教师奖励激励办法》,成立以“名师培养工程”为核心的创建工作专班,落实了“三级三类”教师、最美教师一次性奖金、每月津贴,同时给予县域内免费乘坐公交车、通村客运班车等一系列惠师服务,激发了全县教师争优创先的工作热情,为淳化名师培养和“共同体”项目开展提供了强大政策保障和工作动力。机制驱动优管理。淳化县教育局将“共同体”项目列入各校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全县学校常规管理督查重点工作之一,成立了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项目管理办公室,制定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建立了“周安排、月调度、季点评”工作机制,定期视导、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有效推动全县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及“共同体”项目顺利实施。教研驱动深指导。县“共同体”项目执行办公室,落实专人专班,建立“工作群”,进行项目日常管理、指导和服务。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创新性开展各类课堂教学展示大赛、跟岗学习汇报交流、送教下乡等活动,帮助“种子教师”尽快提升专业发展。校本驱动突实效。各学校把“共同体”项目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机遇,精选“幼苗”进行培养。结合教研活动、校本研修和教学实际给“种子教师”提任务、压担子,加强日常考评,强化督查,主动解决工学矛盾,鼓励“种子教师”外出参加送教听课、跟岗学习等活动,并定期召开报告会,交流学习心得,扩大共同体项目受益面。双向驱动促提升。项目实施过程中,淳化县教育局投入资金为全县“种子教师”购买中国知网账号,为每一名教师购买教育教学专著2本,全体“种子教师”自我加压、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坚持“多读、多学、多问、多思、多练,“五多”自我驱动催化提升,圆满完成了各阶段任务。
三、两点发力,城市乡村交流互融
淳化县教育局依托项目实施,将“共同体”理念和模式运用在名校创建上,在县域内遴选具有良好基础和发展潜力的学校作为“中心学校”,借力导师的人力资源搭建平台,外加省市知名学校组建“名校+”校联体,内加片区薄弱学校组建“内涵发展共同体”。通过现场指导、跟岗实践、业务培训等方式,开展学校管理、教师培养、课程建设、课堂改革、教育科研、学生社团等方面的校际互动,引领“中心学校”提升办学水平;“内涵发展共同体”通过联合举办专题培训、联片教研、教学节等活动,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带领薄弱学校同优共进。目前,全县共组建14个“内涵发展共同体”,17所中小学幼儿园与省市“知名学校”结成了“校联体”,发展思路共谋、优秀人才共用、教育科研共融、教学资源共享,城乡一体推进,实现城市与农村、城镇与乡村学校交流共享,理念互通,学习互融。
四、多点共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
项目实施以来,淳化教师队伍发展在“共同体”一泉活水下泛起涟涟波动,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骨干教师实现了数量的提升和质量的突破,中高考质量实现了历史性的增长,人民群众对教育高度关注和认可,学校发展迈上了新征途,教师的荣誉感和幸福感更加强烈,学生的成长和认知将更加宽广,形成了社会、学校、教师、学生多点共进共通的良好局面,淳化教育发展更加均衡、更加高效。
(来源:本院 淳化县教育局/任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