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一”遇到“新高考” 学生有新感受 学校和老师有“新招”

“使用新教材后说,高中新课程让我耳目一新,相比以前的课堂教学,现在的新课程更加注重锻炼我们的思维力和创造力,我很喜欢。”2月20日,西安市第十中学高一学生王钰涵这样说。

去年9月,陕西省高考综合改革正式启动,陕西省普通高中新高一年级正式开始同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所有新高一学子将在2025年参加新高考。从去年秋季高一学生入学开始,西安市148所普通高中都正式同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如今,西安市普通高中“新高一”学子的新学期已开学。面对新高考、新课程、新教材,“新高一”老师和学生近期的感受如何?学校有哪些新举措?志愿填报专家又有哪些好的建议?

“现在是有效课堂,我很喜欢!”

王钰涵的话也是许多“新高一”学生的共同感受。她说,原来以为新课程依然是传统课堂,只接收信息变成了新型的思维训练型课堂。但在课堂中她发现,学生主动参与的机会越来越多。“新教材和新课程,让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有效课堂,上完一节课,我们对学习的目标任务、重难点的掌握、学科素养的要求等都很了解,而不再只是知道要背诵记忆的知识点是什么。”

相比以前的课堂教学,王钰涵和同学们当然是发自内心地喜欢。

“参加完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新课程的培训学习,我认为‘四新’改革后,对老师来说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课程理念更加注重满足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赋予了学生主动专业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也促进教师提升自身素养。”西安市第十中学高一年级老师张莹说。

作为老师应该如何做?在张莹看来,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首先要和家长、学生讲解新“四新”的政策,答疑解惑;其次,要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能力发展和思想心理发展;最后,要把新的学习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品质。

“学生生涯发展中心”纷纷上线

“为了迎接新高考,我们学校成立了‘学生生涯发展教育中心’,在原有生涯课程的基础上,细化完善了课程内容,编制出版了《学生发展手册》,创新性地开展生涯教育‘双师课堂’,更好地助力学生成长。”西安市第十中学副校长尹钰如是说。

西安市第十中学并不是个例。据了解,目前,在新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学校越来越关注学生的生涯规划。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着眼学生终身发展,我市不少学校也先后成立了“学生生涯发展规划中心”。

其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围绕新高考、新课程,优化管理,建立了以“三大中心”即学生发展中心、课程教学中心、教师发展中心为主体的学校管理模式。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学在生涯课题探索中,成立了学校生涯工作坊,系统培训生涯师资,建立特色生涯部室,开通专用微信公众号,有序开展针对学生、家长和老师的生涯讲座和研讨会,组织学生走进工厂和大学等进行生涯实践探索。

学生选科要有精准定位

据了解,随着新高考的到来,“新高一”学生将面临“3+1+2”模式下的12种组合进行选科。不少学校针对学生的选科,或针对性开展讲座,或让科任老师从学科角度进行讲解,或进行模拟选科,或借助大数据分析、开展职业体验等,在各种创新探索中,力争让学生对新高考有更深、更全面的了解。

“新高考改革,赋予高中学生更多、更大的选择权,也使学生需要对自己和未来发展方向要有更清晰的认识。高一选科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意味着选大学专业、选大学,甚至是在选未来职业方向。因此,‘着眼高三、着手高一’是每一位新高一学子应具备的素养。”西安市第四十四中学学生发展指导中心主任马瑞香说。

面对选科,高考志愿填报专家、西安市第一中学王国强老师也建议:“根据新高考方案,学生需要在高一年级学习即将结束时要进行选科,时间紧、任务重。建议学生依照本人实际情况,找准定位,早做生涯规划;家长、老师和学校也要进行多方面联动,帮助学生尽早发现其兴趣爱好、特长和智能优势,适时确立符合自己优势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来源:西安新闻网/刘晓庆 马天星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热门新闻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