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推动“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 ——周至县“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项目纪实

编者按: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是教师教育教学方式的变革,立足教师之需、教学之需、教育之需,旨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在陕西省教育厅的领导下,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坚持“在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活动,以活动促研究,以研究带活动”思路,先后在子洲、淳化、周至、武功四个县实施“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项目,构建了“一个理念牵引,双向考核驱动,四步多轮实施,形式多样融合”项目推进机制,开展一对一结对,点对点帮扶,面对面互动,键对键交流,让乡村教师有“名师”带,让城里的“名师”能够深入乡村,从而实现乡村教育“输血”到“造血”的功能,共同为乡村教育撑起一片天地。各项目县在工作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形成了推进工作的独特经验。

经验四
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推动“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
——周至县“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项目纪实
一、加强顶层设计,提高项目实施的效果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对于带动周至县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和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具有重大意义。县教育科技局人事科、基教科、教研室等职能科室多次召开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对教育教学的促进作用,对教育质量的提升作用,支持学校和专家建立常态化线上联系制度,及时听取建议和意见,帮助他们解决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此项工作由是省教育厅委托省教科院组织实施。县教育科技局要求帮扶活动组织要严密,领导要重视,坚持统筹协调,积极营造氛围,主动作为,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齐抓共管、全力推进的工作格局;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有关学校要抓住机遇,认真做好培养对象的遴选、推荐工作。

三是完善管理制度。把“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成效纳入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与实践导师考核之中。在精准帮扶过程中,工作管理要更加精细,各项制度要更加完善。建立健全帮扶学校、被帮扶教师考核退出机制,对于支持力度不大的学校,不按时完成任务的教师,及时予以通报,并取消被帮扶资格。

四是落实保障经费。省教育厅把“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纳入中小学教师培训系列。县委县政府、县教育科技局、各有关科室及学校要确保经费充足,保障到位,及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鼓励被帮扶教师积极参加名师跟岗学习与教学研修活动。
二、采取多种形式,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实行“结亲式”精准帮扶。由省学科带头人实践导师与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组建帮扶团队,每个帮扶团队“结亲”1-3名乡村教师开展重点帮扶。共分“名师问诊、名师视导、名师领航、成果展示”四步,实施多批次任务驱动,充分聚焦课堂教学改革,量身定制、精准培养,实现“双促进双提升”,多形式多渠道实施帮扶。通过线上与线下活动的融合,有组织的活动与自发的活动融合,送教送培教学指导与跟岗学习示范引领相融合,骨干教师培养与乡村教师帮扶相融合,多方式、多途径、多路径,不断改善“种子教师”成长环境,提升“种子教师”成长动力。
二是搭建帮扶工作有效桥梁。4月4日,陕西省“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周至县项目正式启动。县教育科技局积极组织246名“种子教师”分学段召开了专题培训会和座谈调研会,进一步了解“种子教师”的成长需求和存在的问题及困惑,就如何接受精准帮扶、配合导师团队提升成长动力和业务水平进行了培训和讨论。让“种子教师”们认真落实好“名师问诊”“名师视导”“名师领航”“成果展示”等四个环节的精准帮扶。
三是积极组织“结亲式”精准帮扶。组建微信群,让246名“种子教师”与各位名师建立常态化联系,成为“朋友”和“亲戚”,以便在今后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及时指导,解除难题和困惑,不断得到提升,也使他们在精神方面获得成长,特别是敬业精神方面。
四是开展课堂教学“大视导”活动。关心、关爱和指导“种子教师”。在为期三年的“大视导”活动中,我们坚持每校必到,三年听完每位“种子教师”示范观摩课,开展教学诊断。活动现已进行到第二轮末尾,在“大视导”活动中,我们把每位“种子教师的观摩课反复听,教研员与其促膝谈心,“手把手”进行指导,促进其专业成长。    
五是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和资源。组织部分“种子教师”到名师所在学校进行跟岗学习,面对面加强跟名师交流的机会。邀请名师到我县周至中学、四群初级中学、马召初级中学、广济初级中学“面对面”就课堂教学进行指导和点拨。导师们工作认真,按时到岗,如在终南镇中心学校活动开展中,省教科院王长远书主任亲临指导。
六是对“种子教师”及所在学校进行定期考核。我县决定将“种子教师”的教学成绩列入定期考核范围,教师的成长让教学成绩说话,把对“种子教师”的培养纳入对学校的年终考核范围之中。
经过精准帮扶,我县“种子教师”培养成果喜人。共有48人荣获省市县级教学能手称号,28人荣获县级优秀教师,17人荣获县级“学科标兵”;其中,36人荣获县级教学能手称号,10人荣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1人荣获市级荣誉,4人荣获省级教学能手称号。在名师的感召下,广大“种子教师”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更加珍惜学习机会,他们将进一步开阔知识视野,虚心向导师求教,更加认真学习,努力成为示范带动一方的优秀骨干教师,以乐于奉献的定力和淡泊名利的坚守,为周至基础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来源:周至县教育科技局/刘江鹏)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热门新闻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