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教科〔2023〕 号
各市教研室(院、所、中心)、各省属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教研中心组:
为进一步深化“三教”改革,落实信息技术课程核心素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现决定2023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三教”改革教研活动,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融合创新,协同发展,提升师生信息技术素养。
1.信息技术“三教”改革专题报告;
2.全省“三说”活动优秀“说课程”作品展示与分享;
3.信息技术教学创新示范课展示;
4.信息技术教研中心组年度工作会。
1.各市(区)职教教研员;
2.信息技术教研中心组成员单位负责人、教研中心组教研员;
3.学校教学管理人员,信息技术课程负责人及骨干教师。
2.各有关教师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报名参加教研活动。
石泉县美豪怡致酒店(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杨柳路石泉会展中心1楼大厅,标间220元含早)
附件:
1.2023年全省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公开课征集活动方案
2.教学创新公开课征集活动报名表
3.教学创新公开课上报作品要求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3年6月9日
附件1:
2023年全省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公开课征集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深化“三教”改革,落实中职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要求,促进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创新,为全省信息技术教师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拟开展2023年全省中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公开课征集活动。
通过教学创新公开课征集活动,总结凝练、分享展示全省中职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线上线下教学融合创新方面的典型经验,展示教学改革成果,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推进信息技术教学从“知识传递”向“学科育人”发展。
二、活动主题
基于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线上线下融合教学
三、征集范围
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师
四、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3年6月15日
五、征集内容及评审
围绕《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标准(2020年)》,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导向,以培养学生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创新公开课。
信息技术教研中心组将组织专家对征集的课例进行评审,评分位于前40%的发放公开课征集活动证书,并遴选2-3节课,在2023年全省信息技术教研活动中现场展示。
六、相关要求
1.本次征集活动,每个学校限报3节示范课,每节示范课限报1—3人。示范课征集活动报名表见附件2。
2.示范课应为作者原创,符合国家有关知识产权、著作权等相关法律法规,避免版权纠纷,确保不存在政治性、思想性、科学性和规范性问题。
3.提交的作品资料,每个作品须分别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夹中,文件夹命名要求:示范课+地市名称+区县名称+学校全称+主持人姓名(若市直属学校则不写区县名称;省属学校作品资料文件夹命名为:示范课+省属+学校名称+主持人姓名)。每个作品文件夹内,教学设计分别以PDF和Word两种格式保存在上述文件夹中,文件命名要求: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学校全称+主持人姓名;教学视频文件命名要求为:教学视频+课题名称+学校全称+主持人姓名。若有辅助资料可在上述文件夹中另新建辅助资料文件夹保存。上报作品具体要求见附件3。
4.请各校于6月15日前,以学校为单位,按照格式要求将示范课作品资料的百度网盘链接发送到电子邮箱xxjsjy85370526@163.com,要求每个作品使用一个百度网盘链接地址。作品资料应包含示范课征集活动报名表(Word版、加盖公章PDF版)、教学设计、教学视频等。所有资料不允许打包压缩。
附件2:
教学创新公开课征集活动报名表
团队负责人姓名 |
| 性别 |
| 照片 | ||
职称 |
| 职务 |
| |||
年龄 |
| 电话 |
| |||
课题名称 |
| |||||
教材版本 |
| |||||
团队成员1姓名 |
| 承担任务情况 |
| |||
团队成员2姓名 |
| 承担任务情况 |
| |||
教学内容简介(150字以内) |
| |||||
创新点 (200字以内) | (可从核心素养落实、信息化手段应用、教学评价改革、渗透课程思政等方面描述) | |||||
线上线下 融合情况 |
| |||||
声明 | ||||||
本人承诺所报送的材料为团队原创,无版权问题,并同意将参与征集活动的文字资料(包括电子与纸质资料)、音像制品及因活动形成的所有智力成果免费公开以供交流学习。
团队负责人:(手写签字)
学校盖章:
年 月 日 |
附件3:
教学创新公开课上报作品要求
一、教材选用:必须使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信息技术》。
二、教学设计:应包括教材选用、授课信息、任务目标、学情分析、活动安排、课后反思等教学基本要素,要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前后衔接、规范完整、详略得当,体现具体的线上线下教学内容、活动及安排(其内容占主要篇幅),能够有效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课后对授课实效、存在不足、改进设想进行客观深入反思。以PDF格式保存,命名为“教学设计-学校名称-教师姓名”。
三、课堂实录:教学实施应注重实效性,强化课程思政,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渗透,体现线上线下融合,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关注师生、生生的深度有效互动,收集教师教、学生学的行为信息,并根据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师按照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场所拍摄,课堂实录视频时长35—40分钟。课堂实录视频须采用单机方式全程连续录制,不得使用明显脱离课堂教学实际、片面追求拍摄效果的技术与环境,不允许另行剪辑及配音。采用MP4格式封装,每个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视频录制软件不限,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格式压缩;动态码流的码率不低于1024Kbps,不超过1280Kbps;分辨率设定为720×576(标清4:3拍摄)或1280×720(高清16:9拍摄);采用逐行扫描(帧率25帧/秒)。音频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压缩;采样率48KHz;码流128Kbps(恒定)。文件命名为“教学视频-学校名称-教师姓名”。
四、线上教学资源:教师可使用微课、网络资源、APP等资源,推荐使用智慧职教《信息技术》MOOC资源,上课过程中严禁使用手机。
(来源:本院)
附件 | 关于举办2023年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三教”改革教研活动的通知.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