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聚焦语文核心素养,探索跨学科融合课程实施路径,发挥学科基地与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汉中市教研室于 2025年6月13日在南郑区城东小学举办全市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主题”研讨活动。市、区教研室相关负责人、来自各县区的学科教研员、学科基地成员、骨干教师等 120 多名语文教师参加了现场活动。活动以线上 + 线下模式开展,全市共计一千余人次参加培训,培训内容精准契合教学,覆盖范围广泛,实际成效显著。
勉县九冶小学张燕惠执教四年级下册《“诵诗歌 展风采”——项目化背景下的跨学科学习活动》、汉中市实验小学李宜凝执教四年级下册《未来书包的奇妙创想》、洋县青年路小学白蕾执教三年级下册《探中华传统 扬文化自信——第三单元跨学科学习》、宁强县实验小学胡娟执教六年级下册《超话“离别”——学写毕业赠言》,四位教师分别以项目化或情境化教学为指引,立足语文核心素养,融合音乐、美术、科学等多学科知识,通过各具特色的教学环节设计与 AI 软件等资源整合,引导学生在诗歌朗诵、书包设计、传统文化探究等活动中提升语言运用与综合实践能力,落实文化传承等目标,探索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的多元实施路径。
南郑区城东小学校长刘兴艳以《基于学科素养本位的跨学科学习》解析相关课例,明确语文跨学科学习概念及意义,提出 “一核心两原则三兼顾四着力”实施理念;结合学情分析课例三次修订过程,指出跨学科形式与评价不足,建议拓展资源、用好“三单”并设计评价量表。汉台区教师进修学校王艳丽老师以《“小纳米”撬动“大综合”》解析课例,以第三课时为例剖析整合教材构建“任务链”的设计,肯定课例 “融而不乱、主题鲜明”等特点,针对“设计优化”环节不足,提出细化学科融合标准等策略。洋县青年路小学邓爱华校长以《以 “语”为基传承传统文化》解析课例,针对传统文化学习问题,阐述以语文为核心构建大单元体系,联动多学科设置四任务群,通过“探寻—探访—探究—探秘”环节,实现文化传承与问题解决双重目标。宁强县实验小学刘久亮校长以《跨界融合?别样送别》解析课例,展现其以“文化、融合、情意”为理念,围绕四环节主线推进教学,通过分层创作构建情感空间,实现毕业情境中情感、表达与创意协同发展,凸显跨学科育人价值。
汉中市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陈红作《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价值、要点与实施路径》专题讲座,从价值、内容选择、主题提炼及实施路径等方面进行深度解析。她指出跨学科学习是呼应核心素养导向下语文学科转型、解决传统教学弊端的关键举措,指向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目标。实施上强调内容紧扣学段进阶,主题依托课标教材并链接生活,创设真实情境任务,以语文实践融合多学科,简化评价关注过程。并通过案例对比阐释不同融合形态价值,为教师提供具理论与实践价值的思路方法。
课例展示呈现“语文为根,融合为用”范式,讲座从理论与实践双重维度厘清跨学科学习路径,构建操作模型。教师们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指引,在坚守语文本体基础上,积极开展跨学科教学创新,助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来源:汉中市教研室/文:陈红;图:南郑区城东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