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作业设计,促进思维进阶——以《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为例

【摘要】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历史与社会学科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作业是培养思维和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思维能力,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设计量少质优的分层作业,促使学生层层深入学习,实现思维从低阶到高阶的发展。

【关键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思维进阶;作业设计

 

历史学科作为初中阶段人文社会科学类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初中学生“三观”的形成和思维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重点培养的核心能力之一。历史思维能力的五种类型主要包括:历史理解能力、时序思维能力、历史分析与解释能力、历史研究能力、分析历史问题并做出决策的能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提到: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发挥作业诊断、巩固、学情分析等功能,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的作业。因此为达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的,设计量减质优能培养学生思维进阶的作业尤为重要,笔者基于历史课程标准、教材知识和教材拓展内容,以七年级上册《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为例进行阐述。

一、融合学习进阶理论,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进阶理论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发展水平和思维层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学习进阶理论的指导下,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内容的“低锚点”和“高锚点”。“高锚点”是教学目标的最高层级,一般是分析教学知识的结构、应用和课程标准的内在逻辑关联与实际应用。“低锚点”是教学目标的最低层级,代表学生在课堂中已经掌握的历史知识和理解能力。明确学习目标,能够帮助学生避免碎片化学习,建构起立体的知识结构,深度理解。

根据课标要求“通过了解‘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知道唐朝兴盛的原因”。唐朝历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繁荣与开放,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在贞观年间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政策和措施适应了当时的形势,在较短的时间里把乱世变成了盛世;武则天当政期间,采取了许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巩固政权的措施,使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唐玄宗继位后励精图治,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唐朝的国力空前强大,达到了鼎盛时期。从太宗贞观年间到玄宗开元年间,虽然政局经历变动,但是各项制度和政策基本延续下来,从而使社会经济长足发展,唐朝国力空前强盛。具体内容要求学生深入了解唐太宗治国思想与武则天、唐玄宗治国措施,深入探究唐朝兴盛的多层次原因。

任务一:定位唐朝统治者的时空

作业要求

学习目标

作业层级

预估时长

1、请将三位皇帝的人物图像数字填在时间轴下方,并写出对应名称和统治期间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能够认识人物,并且按照时序划分历史时期

 

2分钟

任务二:对比唐朝统治者的措施

作业要求

学习目标

作业层级

预估时长

1、结合所学知识,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唐太宗、唐玄宗、武则天的统治措施,包括政治、经济、思想、军事等方面

能够从多种类型的历史材料中获取并处理有效信息,进行分类、概括,独立绘制表格

 

7分钟

2、请依据表格内容,分析三位皇帝统治措施的异同点。

能够初步运用综合、概括、比较等方法,说明问题。

3分钟

3、请依据三位皇帝统治措施的异同点,能得出什么认识

能够在对史事进行比较的过程中得出自己的认识

2分钟

任务三:评价唐朝统治者的方法

作业要求

学习目标

作业层级

预估时长

1、你认为唐朝哪位统治者对于唐朝的盛世做出的贡献最大,根据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尝试根据统治者措施来对比其统治期间所带来的影响。

 

3分钟

2、请从唐朝统治者中任选一位,结合史实,可以为他画一幅画、作一首诗、写一首歌或者是写一件事件的历史剧本进行表演

能够在独立探究历史问题时,在尽可能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尝试验证以往的说法或提出新的解释。

 

6分钟

3、尝试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能够初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

3分钟

二、基于核心素养,设计分层作业

2022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核心素养的目标。新课标要求教师要统筹教学知识,分析每一单元所设计的知识范围、概念、重难点,从有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将教材内容转化为学生容易掌握理解语言进行讲授。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缺一不可。通过梳理每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关键问题,并将其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建立联系。在设计作业时主要包括三大问题:定位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所处时空;对比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统治的措施;评价三位皇帝统治的方法;分别针对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等核心素养,而且这几个方面是相互渗透和影响的。当然,作业可以分层设计和分层布置,但是学生不能“分层”。教师不能简单粗暴地按照学科成绩将学生划分层次,而是应该依据个人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情况等设计分层作业,进而促进所有学生综合发展。布置分层作业时,教师可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与其知识水平相当或者稍微高于其知识水平,需要思考的作业。这样,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进行适度学习,作业对他们来说就是“跳一跳,就能摘得到的桃子”,有利于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完成后也会让学生更有成就感。

作业可以通过方案的形式来分层设计,增加了作业的多样性和选择性,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本次作业包括三种方案,请学生结合自身情况,三选一完成,例如:①任务一 + 任务二。②任务一 + 任务三。③任务一 + 任务二 + 任务三。这样设计是因为:任务一唐朝皇帝所处时空,是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历史学科最基本的时空观念素养。任务二和任务三,在内容上有交叉,要回答任务三:如何评价统治者,需要结合史事来说明,而唐朝的史事在任务二中已有涉及。因此,任务二比任务三在知识和能力上对学生的要求稍低一些,适合中等水平的学生作答,而任务三需要较高水平的学生运用高阶思维作答。笔者曾在所带班级实验,全班共46人,除了10人选择方案 3 外,另外 36人一半选择方案 1,一半选择方案 2,达到了分层的目的。各任务三个问题也是按照问题难度由浅入深设计。例如问题二第一问:请结合所学,以表格的形式呈现这几位皇帝的统治措施,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利用老师提供提示点补充表格,有些同学还增加了交通、思想方面,而且把文化与思想放在一起回答,内容比较全面。对于皇帝统治措施的异同点,大部分同学回答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发达、文化昌盛、统治者英明,小部分同学能够回答后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了前朝的制度。在这过程中,就涉及到了历史解释素养的生成,即使是没选任务三的同学,思维也得到了提升。 

三、丰富作业形式,提升学生兴趣

学生多为“一○后”,个性化明显,兴趣爱好广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到这一点。基于此,笔者在分层设计历史作业时,尝试让作业形式多样化,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更加感受历史的魅力,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

(一)识图填空类作业

人物图像在历史的学习中有重要作用,让学生认识统治者图像,并且填入相对于的时间轴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准确定位皇帝统治时期。

(二)探究类作业

教师要顺应初中历史课程标准设计探究类的作业,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达到“提质减负”的目的。上文提到的三个任务都是探究类试题。比如任务三中的试着总结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大部分学生能够在作业中辩证分析历史人物。教师需要以此启发学生展开高阶思维:把历史人物放在那个时代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进行客观分析;以正确的评价标准衡量其历史活动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然而许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充满矛盾,评价时要看其主流,依据主流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进行全面辩证的分析;要史论结合,做到有理有据,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由此进行进行深度思考,拓宽思维。

(三)拓展类作业

历史从本质上来说是过去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与真实存在的人物的综合,是真实存在过的。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一些实践类的作业,对学生来说有趣,快乐学习中汲取历史知识并且获得多方面的成长,也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例如:请从隋唐的多位皇帝中任选一位,根据生平事迹或者是“你眼中的他”,为他写一首诗或者做一幅画。举办历史情景剧表演大赛。布置表演作业,让学生根据课文和相关资料进行创作,突破课本文字的局限。一方面,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需要搜索资料,会在无形中了解到很多课外的知识。另外一方面,在表演情景剧的过程中会身临其境,感受事件中人物的感受,从而对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有更深的感触。对于“观众”而言也是趣味性十足,大大提升了历史课堂趣味性。

四、小结

如何高效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与社会学科追求的核心目标之一。学习进阶理论的运用有助于教师明确学习目标,建构整体历史知识结构,优化教学方法。教师要转变传统观念,尝试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来设计分层作业,促使学生层层深入学习,实现思维进阶;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作业形式,发挥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素养。优化历史作业设计,促进学生思维进阶任重而道远,且行且思,我们一直在路上!

(来源:广东省中山市神湾育才学校/李巧梅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热门新闻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