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2日至13日,由陕西省教育厅主办,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榆林市教育局、子洲县人民政府承办的陕西省“城乡教师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现场推进会在榆林子洲召开,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振磊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处长王彬武主持会议,省教科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邵国希,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吴积军,各市教育局分管局长和相关科(处)室负责人,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省级项目县(区)教育局分管局长及相关股(科)室负责人、省骨干教师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
12日下午,在子洲中学、子洲县第一小学,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子洲县“城乡教师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教学研讨活动和办学成效。
13日上午,全体与会同志观看了“子洲县教育改革暨‘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纪实”短片,大会为优秀导师和优秀种子教师颁发了证书,子洲县首席学科总导师陕西师大附小王林波和种子教师代表子洲第一小学高强分别发言。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陕西师范大学、陕西学前师范学院三家项目实施单位和榆林市子洲县教体局、安康市教体局、延安市教育局分别作交流发言。
吴积军代表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分享工作经验。2021年以来,省教科院先后承担了陕西省“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子洲、淳化、武功、周至、华阴、澄城6个项目县工作任务。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构建了“一个理念牵引,四步多轮实施,多样融合促进,双向考核驱动”的工作推进策略,先后组织262名名师导师、691名省学带培养对象、203名省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站长和六个项目县的1298名种子教师组成了894个“学习共同体”,做到了全学段、全学科覆盖。先后与6个项目县召开了12次座谈研讨会,集中开展了12次现场研修活动,500余次线下指导活动,1200余次线上研讨活动,开展专家讲座140余场,名师公开示范课300余节,听课问诊1372余节,一对一指导2320余次,完成线上录制课堂问诊近2120节,1200余名种子教师到导师所在学校完成了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为城乡学习共同体设立专项课题70项,已全部结题,完成支撑专项课题的子课题191项,目前在研省市区校级课题1200余项,发表与课题相关的论文123篇。通过课题研究,种子教师教科研能力普遍提升。申报的2022年度陕西省教师教育改革与教师发展研究重点项目《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的研究》顺利结题,被评为优秀,同时荣获陕西省第十三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参与研发了《陕西省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项目活动指南》。帮扶种子教师中,25人成长为省级教学能手,78人成长为市级教学能手,288人成长为区县级教学能手;获得省级荣誉90余项,市级荣誉12余项,区县级荣誉200余项。
省教育厅副厅长吴振磊在讲话中要求,要巩固项目成果,着力推进城乡教师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一要不断扩大项目实施范围,力争在五年内实现所有农村县区的全面覆盖,最大化发挥项目的辐射作用;二要高效统筹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资源,通过组建骨干教师工作站、工作室等形式,为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开辟快速通道;三要建立以教育行政部门为主导、专业机构为支撑、骨干教师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强化考核,切实推动项目实施;四要完善学习共同体的机制,通过资源共享、机会共享、平台共享,促进教学联动、教研联动、研究联动,在“问题导向、任务驱动、双向促进”目标的实现中,达到乡村“种子教师”与骨干培养对象双向成长。
目前,陕西省“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项目已经先后在榆林子洲、咸阳淳化、渭南富平、宝鸡扶风等14个县区实施,搭建了城乡教师交流学习的“立交桥”,聚焦中小学课堂教学改进,深入开展“结亲式”帮扶送教活动,量身定制、精准培养,有力扩展了广大城乡教师的“朋友圈”,有效提升了一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来源:本院/屈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