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日,中国教育学会生物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专家团队走进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大河坎中学,开展“落实立德树人,助推新教材实施”主题送教活动。北京师范大学刘恩山教授领衔的专家团队通过示范教学、专题研讨等形式,为当地生物教师提供了前沿教育理念与实践指导,助力区域教学水平提升。据悉,这是去年4月19日在高台中学举行送教后,再次走进南郑区高中开展的教研活动。
示范课堂展风采,教学相长促提升
大河坎中学段林菲老师执教《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公开课,以“达尔文雀”进化故事为主线,通过“问题链+模型建构”教学模式,结合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师生实时互动。课堂注重情境创设与探究性学习,生动诠释了新课标理念,为观摩教师呈现了高效课堂的实践样本。
图:段林菲老师授课现场,学生参与模型建构活动
专家引领明方向,深度研讨启新思
研讨环节中,专家团队针对基层教学痛点提出针对性建议。陕西理工大学王琦教授强调,县域高中应结合本土资源,优化教学设计。陕西师范大学张迎春教授以公开课为例,剖析“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要素。北京师范大学刘恩山教授从国内外教育趋势切入,指出生物教学需紧扣教材、高考与素养培育,为教师明确改革方向。南郑区教体局、教研室领导,高中学科教研员及全区高中生物教师代表参与研讨,形成高校专家与一线教师的深度对话。
图:专家与教师围绕新课标实施展开交流
后期南郑区教研室将以“三维赋能”的发展路径,在“知行转化中”成为课改火种,点亮南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一要构建“学研一体”成长体系,将新课标研读与高考真题解析纳入教师常态化学研机制;二要构建“高中-高校联动、校际协同、备课组共生”的三维协同机制,打造区域教研发展共同体;三要聚焦“自主探究力、迁移思维力、知行转化力”三重维度深化课堂革命,强调“改课是课改的基石,要用教学范式创新撬动育人方式变革”。
此次送教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指导,更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更新。各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高校与高中学校交流,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南郑区生物学教育质量整体提升,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汉中市南郑区教研室/文图:何香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