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攻坚克难 扎实工作——努力推动我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建设

按:2012年5月18日,全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研讨会在长安区隆重召开。省教育工委、教育厅巡视员吕明凯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现将吕明凯同志的讲话予以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攻坚克难  扎实工作

努力推动我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建设

2012年5月18日

吕明凯

近年来,长安区教育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先后多次承办全省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今天全省综合实践活动课教研员研训会在这里举办,就是要学习借鉴长安区的做法,共同研究制定我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对策。

大家都知道,教育部2001年6月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增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义务教育阶段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高中段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三部分,这是我国本轮课程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首先有利于落实教育方针。党的十六大明确了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这就是“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基于学生经验,基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要求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和参与劳动生产,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课程。实施好这门课程,对于落实“两为两结合”的教育方针自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也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按照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解读,素质教育的重点,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要求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和创新能力,它还特别强调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要求努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它必然会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

综合实践活动课还是第八轮课程改革的突出亮点。这门课程的设置,改变了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体系,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由于没有其他学科课程相对稳定的已有框架约束,教师和学生发挥创造性的舞台很大。各地在推动实施中都有很多结合当地实际的创新和发展。不少学校因为下功夫开发和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整体提升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活跃了校园文化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这方面的事例非常多。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也是中小学一门十分重要的必修课。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一起,周学时要占到总量的16%到20%,即每周6课时。高中教育段在116个必修学分中研究性学习占15学分,社会实践占6学分,社区服务占2学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占到23个学分。这样的课时安排,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门课程在中小学学生成长和发展中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新课改以来,全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与实施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扎实实践,也取得了很多进展和成果。一是各示范性高中和一些知名学校,基本上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课程管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使该课程得到了有效实施。二是我省在实施生态校园创新工程和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工程中,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个子项目,各有关学校依托项目资源,开发了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有效推动了课程的实施。三是2007年以来,我省组织了多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训活动,一大批教师在研训活动中提升了对该课程的开发建设能力。四是很多一线教师和有关专家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研究工作,我省每年的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都能涌现出一些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成果。五是在该课程的实施中,成长起来一支教学和研究队伍,涌现出一批积极实践、大胆探索的优秀学校,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极有潜力的学生。这些都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许。

当然,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建设中,我们也面临很多实际困难与问题。首先是国家至今没有正式出台课程标准或者指导意见,这就使课程宣传和行政推动形成很多阻力。其次是教师队伍整体上缺乏系统的、专业培训。到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培训还没有被列入“国培”和“省培”计划。再次是权威的、优质的、适应性较强的课程资源还较为缺乏。第四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干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课率,以及被重视程度都还难如人意。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配备不到位,课时常被考试学科挤占等现象还非常普遍。

  为了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推动我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化,健康发展,我们必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方面再下功夫。

第一,坚持课程总目标。虽然国家没有正式颁布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指导纲要,但课程的总目标一直是十分明确的,而且这个总目标与规划纲要所强调的 “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完全一致。抓综合实践活动课建设,不管哪一项具体工作,都要努力体现这个总目标。要把总目标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

第二,认真落实课程基本理念。综合实践活动具有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它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学生主体性。不管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还是劳动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学生都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要指导、引领,支持和帮助,但绝不能包办代替,绝不能越俎代庖。还有就是它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和生成性。不能把学科课程的简单拓展延伸当作综合实践活动课,不能搞任何形式的“老师讲,学生听”,也绝不能完全按照现有的教材或案例让学生去依样画葫芦。一定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设计和实施方案,努力去自己解决问题。

第三,要不断创新课程的实现形式。综合实践活动课实施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本地资源禀赋,考虑学生的生活和成长环境。要从当地的优势资源、主导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特点和趋势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和各类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要指导学生策划、设计和完成研究过程,从中掌握研究方法,体验研究乐趣,实现成长和发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也要结合当地实际组织和实施,在创造性的实践中体现出地方特色和校本特点。

第四,进一步加强课程资源建设。资源开发和利用是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要注意拓宽视野,有计划地按照相关主题,分析和梳理校内资源,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搜集和整理网上资源,实现校内外各类课程资源的集成、整合和创新。要结合信息技术应用,努力实现课程资源的信息化,逐步形成大量有学校特点、地方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素材库、主题资源库和典型案例库。

第五,着力研究解决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要动员和组织相关实践者,通过规范、科学的研究,努力回答诸如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相关学科课程的关系怎样处理?现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材如何对待,如何使用?如何对课程实施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如何对教师教学组织和学生自主学习进行评价,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等等。这些问题能得以逐步破解,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重大进展。

第六、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师队伍建设。要积极争取各种培训和研修机会,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研究、评估和督查等工作,促进全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骨干队伍建设,力争尽早形成一支数量足够、素质全面,能够积极从事综合实践活动课建设的教师队伍、教研队伍和校长队伍。这是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有功能作用的根本大计。

希望各市教研员和与会的各学校教研组长、教师代表充分利用本次研训会机会,总结我省工作,借鉴外省经验,参考有关理论,对我省如何进一步搞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建设,提出系统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努力推动我省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建设再上新台阶。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热门新闻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