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帮扶子洲项目再进子洲县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兴国、教育立国、教育强国,既是国家意志,也是人民期待。在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伴着黄土高原初冬的凛冽与陕西省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

各位导师们的满腔热忱,由省教科院精心筹划的陕西省“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项目,于1122日——24日再次走进子洲县进行教育精准帮扶,本次受帮扶的学校是子洲中学和子洲县第一小学。

1122日上午9:00,由省教科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吴积军带队,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项目负责人韩润社、省教科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长远,副主任白珍,27名学带导师和7名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组成的专家团队,从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出发。

本次帮扶是在第一次帮扶基础上的再跟进,特别是对第一次调研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精准帮扶,帮扶主要环节为“同课异构”“专家点评”“名师讲坛”“师徒结对”“课堂问诊”“座谈反馈”等。专家们从早上7:40走进校园,深入课堂,直至晚上18:00结束座谈。期间开展微报告8场,师徒结对26对,共为36名年轻教师安排了师傅,听评课40节。正如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书记、副院长吴积军在“师徒结对仪式上”讲话时强调的一样,“我们的帮扶一定要做到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聚焦课堂教学,聚焦教师成长,聚焦教育本质,达成师徒休戚与共,帮扶慎始如终,让我们的帮扶成为一次‘树风气’‘强底气’‘提士气’‘接地气’‘扬正气’的教育宣誓。”

隆重的师徒结对仪式

省教科院总支书记、副院长吴积军在“师徒结对仪式上”讲话

省教科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长远主持“师徒结对仪式”

为了更好的实现精准指导和对点帮扶,本次活动举行了隆重的师徒结对仪式。

结对仪式后,各学科教师纷纷与名师交流互动,建立交流平台,加盟学习共同体。各结对“师傅”再次深入教室,对点“徒弟”,听课问诊,实地调研,从多个方面进行课堂诊断并“开出药方”。

子洲中学同课异构课堂风采

子洲中学同课异构听课场景

子洲中学同课异构评课环节

子洲县第一小学同课异构课堂风采

子洲县第一小学同课异构听课场景

子洲县第一小学同课异构评课环节

由帮扶教师和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呈现的同课异构,各位教师教学风采展示精彩,教学特色呈现鲜明,教学设计新颖别致,教学思路清晰流畅,学科素养明显彰显。尤其是授课的省学带培养对象能基于学情、精于创新、善于调控、勇于实践开展教学,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评课期间,听课教师各抒己见,专家们建真言传良策,教研氛围浓厚。

“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的名师讲坛

名师讲坛中,各位导师针对新情况,研判新形势,解决真问题,为本学科教师做了“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的专题讲座。

座谈反馈会

一天的活动,伴随着座谈反馈会圆满结束。专家们客观中肯、全面务实的点评,肯定了第一次帮扶后两所学校取得的明显进步,也指出了还存在的不足和需

要改进的方向。两所学校校领导发自内心的感谢和不辜负省厅期望的决心,以及对后续开展工作的擘画蓝图,路径描述,无不体现着帮扶项目的落地生根,向阳生长。

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项目负责人韩润社在座谈会中讲话

“两所学校的明显变化表明专家诊断对教师有触动,更有行动。导师们一定要根据子洲县教育情况,与时俱进,破解新问题,找到新路径,实现新提升,不断激发内驱力,实现由输血到造血的转变。”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项目负责人韩润社在座谈会中说。

座谈会的最后,省教科院书记、副院长吴积军书记作了精彩、务实的总结讲话,他说:“帮扶子洲教育省厅是下定决心的,所有的帮扶领导和教师是有情怀有担当的,希望老师们眼中有规则、手中有技术、脑中有智慧、心中有担当,以钉钉子的精神勇毅前行,勇攀高峰,收获子洲教育应有的光彩和靓丽。”与名师同行,与大爱相伴,聚智前行。陕西省“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帮扶子洲项目还会继续,相信有各级领导的悉心关怀,有各位名师的倾情指点,子洲的教师一定会在导师的“传、帮、带”效应下更快、更好地成长。

(来源:本院 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屈彦雄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热门新闻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