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教研支撑、驱动助力、引领指导作用,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活动。在省教科院协同安排下,全省各级教研机构积极响应,深入学校、深入一线培训指导、答疑解惑,助推“双减”工作落地见实效。
线上教研提质增效 聚焦“双减”共谋发展
——宝鸡市千阳县参加首届陕西省中小学优秀作业案例展示活动暨教育科学研讨论坛活动侧记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政策,提升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与设计水平,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陕西省教育厅于12月7日下午14:30线上召开首届陕西省中小学优秀作业案例展示活动暨教育科学研讨论坛。千阳县教研室积极组织中小学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习研讨活动。红山中学、启文小学、燕伋小学等学校组织到位,参与面广,据不完全统计,全县约有600余名教师通过手机端、电脑端参加了学习。
论坛环节首先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李铁安教授做报告——《什么样的作业是好作业?》,他指出,好作业要以学生的学习经验、成长背景为起点。要设计“关注每一个”的基础作业、“提升学习力”的发展型作业、“多元化需求”的个别辅导作业。
接着由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邵国希做报告——《“减”与“增”的较量——让作业焕发育人活力》。他指出“减”的是机械化与周期化,“增”的是灵活性与有效性;“减”的是盲目化与局限化,“增”的是自然性与合理性;“减”的是焦虑感与负重感,“增”的是和谐性与愉悦性;“减”的是短视化与内耗化,“增”的是包容性与发展性。从四大方面对作业的设计提出要求,贴近教学实际。
最后由西安文理学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陶琳做《2021年陕西省义务教育学校作业专项调研报告》。她提出要革新作业观念,控制作业总量,重塑作业价值,重视学生主体,矫正作业导向,加强作业研究。切勿为了“作业”而“作业”,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千阳县红山中学教师们一致表示,参与本次线上学习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决心把专家的教育思想和教学建议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实践、深度思考,创新教学形式、优化作业设计,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实效性。
(来源:宝鸡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张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