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让音乐课成为孩子们的天堂乐园

让音乐课成为孩子们的天堂乐园

华县教师进校附小  王卫华

【摘要】音乐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表现美,以达到学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陶冶情操的教育目标?本文笔者在音乐课教学中总结出通过让学生发现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的教学途径。

【关键词】音乐课  孩子们  天堂乐园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美的种子的传播者,是美的花朵的培育者,是音乐作品与学生心灵之间架设美的桥梁的建设者。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认识到普通音乐教育的魅力不完全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是表现在启迪、激励、教育、感染和认识方面。音乐老师则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帮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表现美。培养学生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让学生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表现音乐,这就是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宗旨。

一、让学生发现音乐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也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要使学生提高对音乐课的兴趣,关键需要老师通过精心的教学来激发。比如我在给三年级上唱歌课《小船》时,我先利用媒体播放《小船》的音乐动画,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去感受歌曲的美,再让学生谈看到的、想到的,进行相互交流,然后再根据乐曲及歌词的理解讲述这首曲子所表现的主题,充分调动孩子们对歌曲的理解能力,随后再进行歌曲教唱。当我再次用优美、舒缓、带有情感的范唱时,班内鸦雀无声,孩子们都睁大一双双稚嫩、天真的眼睛,静静的聆听。随后我对孩子们讲这是一首唱给爸爸妈妈的歌,他们含辛茹苦把宝宝养大,孩子们要知道父母的爱是最伟大的,从思想上激发学生想唱的欲望。当回到教学中时,孩子们已是个个精神饱满,兴趣盎然。40分钟一晃而过,下课时孩子们嘴里还在哼着唱着,因为他们会用歌声来表达这份伟大的母爱了。

二、让孩子感受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音乐作为人类美好情操和智慧的结晶,是一种美的艺术。柏拉图非常强调从小就培养青少年养成美好习惯的重要性。他说:“应该寻找一些有本领的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青少年像住在风和日丽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雅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他们的好影响,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从小就培养起对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美于心灵的习惯。”而我们的音乐教学则是一个又一个音乐审美的艺术环境,音乐老师引导学生不断的感受音乐中的美,让学生用自己的耳朵和心灵对音乐作品进行直接的审美感知,教师可通过优美的范唱或者播放录音,让学生对乐曲有更直观的了解,激发他们想唱的欲望,这样学生很快就会积极参与到教师组织的课堂教学中去,用心感受音乐。例如,我在向学生讲解进行曲和抒情歌曲时,我首先播放录音,让孩子从听觉上判断他们的不同之处,然后再范唱期中的一部分,让孩子们体会歌曲节奏与感情上的差异。比如抒情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浆》讲的是孩子们在湖面上愉快的春游,四周绿水环绕,白帆片片,一幅美丽的水上画面,因此孩子们唱起来优美、动听。而进行曲《打靶归来》则表现的是小红军英姿勃勃,气宇昂昂的一种自豪与胜利的喜悦感。这样孩子们在感受歌曲的同时也学会了审美,并知道了抒情曲的优扬与节奏上舒缓,进行曲则坚定有力且节奏明快。

三、让学生表现音乐的美,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

边唱边表演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教学形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是想用动作来表达情感。如果歌曲或乐曲是具体的,并易于表现动作的话,尽量让学生自编动作来表达。例如我在教唱《七色光》时,由于这首曲子节奏感强,曲子比较欢快,尤其是孩子们听到乐曲时竟随着节奏左右晃动起来。看到这一幕,于是我在第二节课前,让孩子们动手做了简单的太阳道具,上课时让他们拿着道具,随着曲子的节奏,用我们以前所教的跑跳步、胯部的动作,双臂的动作等等用在了这首曲子中,而且配合的如此恰到好处。当孩子们把整首曲子跳下来时,教室里沸腾了,孩子们情趣特高,特兴奋。因为他们在这首连跳带唱的曲子中找到了快乐,找到了自信。这也充分表现了孩子们对此曲的进一步理解和创造思维的进一步的表现。

音乐是美的艺术,因此音乐教学要努力使每一个孩子都感到音乐是美好的,是快乐的。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是我们音乐老师的基本原则,因为音乐课是塑造学生心灵美、通往学生快乐天堂的一座桥梁。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热门新闻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