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1-12日,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邵国希带领专家组一行10人在铜川市开展“教学评一致性”实践现状主题调研活动,分别对耀州区寺沟中学、新区梅乐园学校两所学校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考试管理、“三个全贯通、三个课堂、三项活动”、落实“双减”等工作开展了系统全面的调研。
在调研工作会上,梅乐园学校、寺沟中学分别就学校“三个三”实施工作、教学现状和学生现状及“双减”政策下学校教学、评价改革举措等方面进行了工作汇报。铜川市及新区和耀州区教研室主任分别介绍了市、区两级教研工作开展情况。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党总支书记、院长邵国希在会上对本次调研活动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强调了在当前陕西省实施立德树人体系建设的大背景下,省教科院发挥智囊作用,针对教育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力求为委厅制定重大决策贡献智慧。同时,发挥职能,研制我省教研工作标准,强化教研工作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促进作用。
会上,邵国希对本次全省主题调研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一是“全覆盖”。本次调研范围覆盖全省十个地级市;省教科院从全省各地抽调45位专家,组成5个调研组,组内专家涵盖学考笔试的9个学科;每个组调研两个市,每个市确定城市和农村各一所学校作为调研校。二是“全方位”。每所学校实地调研1个工作日,对学校“三个三”专项工作、教学管理、教研促进、课堂教学、双减落实、作业布置、教学改革等各方面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调研。三是“全方式”。调研工作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调研,召开调研工作会,介绍调研背景、内容和工作安排,听取学校工作汇报,深入课堂听课评课,课后交流座谈,开展纸质问卷和网络问卷调查,针对性开展专题讲座。多种方式并用,力求调研工作科学、准确、有实效。
据不完全统计,5个调研工作组在1周的调研活动中,共听课360节,分学科开展评课交流、座谈会和专题讲座各180场,现场参与教师2000多人;通过网络问卷和座谈会现场问卷方式,线上参与师生过万人,回收纸质问卷超3000份。省教科院将认真分析总结此次调研的各项情况反馈,形成调研总体报告和学科专项报告报送省教育厅,为省厅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开展课堂观察。调研组专家在梅乐园学校、寺沟中学两所学校深入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生物、地理9个学科的课堂,共听课36节,随后分学科召开观课议课活动18场,参与教师200多人。调研组专家从新课标、学情分析、教材教法等角度,指导教师根据学科特点积极创设任务情境、优化教学设计,立足培养核心素养,构建课堂新样态。
开展座谈调研。调研组专家分别组织学科教师开展现场座谈,对梅乐园学校、寺沟中学两所学校“三个全贯通、三个课堂、三项活动”实施情况、“双减”政策下学校教学、评价改革举措等方面进行重点交流,座谈会发放并收回纸质问卷300余份,同时组织2000余师生参与网络问卷调查,对新课改背景下聚焦核心素养的培养、践行“教学评一致性”策略等工作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这次全省主题调研活动,不仅是对一线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全面了解和总结,更是一次专业化的分析诊断和精准指导,有效的提升了教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活动的认识水平,对学校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开展教育改革都起到了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建设在高质量基础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