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教研大指导——陕西行动(三十)宝鸡市经验

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教研支撑、驱动助力、引领指导作用,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活动。在省教科院协同安排下,全省各级教研机构积极响应,深入学校、深入一线培训指导、答疑解惑,助推“双减”工作落地见实效。

宝鸡市:教研引领助推“双减”走深走实

宝鸡市教研室发挥教研支撑、驱动、引领作用,严格落实陕西省教科院《关于开展全省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的通知》(陕教科【2021】50号)要求,依托建立“双减”工作调研指导领导机制,组建调研指导工作小组、确定教研员定点指导学校,实现了对全市义务段学校“双减”工作指导全覆盖。在调研指导中以“减负增效”为基本目标,聚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作业管理增效、课后服务等,了解、研究、指导、解决各校在“双减”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总结提炼优秀典型经验,通过深入务实的教研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深入学校调研,驻守一线指导

市教研室成立了以教研室主任沈宏军为组长,副主任为副组长,各县(区)教研室主任、中层为成员的“双减”调研指导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设计统筹市级调研指导活动。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教研员为主体的4个调研指导小组深入全市义务段13个县区,召开“双减”“作业革命”工作推进会,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宣传“双减”政策,全面了解学校在落实“双减”工作中的做法、经验,同时结合学校实际重点对教师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给学校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积极推动全市“双减”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1.强化学习,提高认识,促进“双减”政策理解力。调研中,通过与学校领导班子座谈,全面宣讲国家及省市区关于“双减”的相关政策文件,从政策理解层面进行指导。了解学校“双减”工作整体安排和举措;与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的座谈交流,解读如何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如何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如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等方面的规范要求,介绍了“双减”工作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 

  

2.了解“双减”工作推进情况。通过听汇报、看课堂、查课表、谈问题等方式,重点了解各校“双减”工作的落实推进情况,特别是学校在“双减”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困惑。帮助学校转理念,想办法,促落实,引领学校开展研究与实践,不断完善“双减”工作举措。

3.着力抓好课堂教育教学,确保“双减”工作有底气。认真听课问诊把脉,及时反馈评课意见,给出改进建议,精准指导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实效。通过深入常态课及课后服务课,重点关注授课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效率等,围绕“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与教师进行深度交流,给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具体建议,进行科学指导、规范要求,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树立“三个意识”调研作业。紧扣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始终坚持五育并举工作思路,深挖教育教学改革潜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借鉴上海作业设计科研成果,推行“作业革命”教学改革。调研组对义务段学校作业管理进行调研指导,了解各校各年级学生每日要完成的作业总量(完成各科作业总时长)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了解学生作业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分层分类设计布置情况、学生完成情况、教师批阅情况。

部分县区学校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统筹作业管理,严控作业时间,推出“作业超市”“校本作业”,设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增加实践类、表演类、体验类、自选类作业,探索“减负增效、五育并举、生本导向”教学方式,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育人的各类作业。

二、深入思考智慧引领   

我市为了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及作业设计能力,市级“作业革命”示范校校长交流本学校有关作业设计好的经验和做法,通过市教研室主任公众号、宝鸡教研公众号、宝鸡市教育局网站进行发布,旨在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探索具有宝鸡特色的“作业革命”之路。为学校的“双减”工作出谋划策。

三、强化教研,提升效果,促进“双减”措施持久力

在调研指导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学校在“双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市级名师考核、命题大赛、精品课例征集为载体,全面提升“双减”工作成效。

1.以研促改,提高减负实效。十一月,为了检阅中小学开学两个月以来“双减”工作成效,特别是各校在作业管理和作业减负方面积累的经验,进一步树立典型,推广成果,市教研室组织开展了全市11个县区义务段“作业革命”工作推进会。各县区推选优秀学校代表进行经验介绍,与会学校领导相互学习借鉴,在此基础上结合校情积极探索一校一案。

    2.名师引领,以赛促改,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是“减负提质”的前置环节。十一月,教研室以市级名师考核为抓手,以作业减负为重点,以精品课堂为载体,引领教师通过“课堂革命”推动“作业革命”,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路径。

3.深化作业研究。重点围绕“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管理”,指导学校不断拓展作业内容,丰富作业形式,优化作业布置,积极实施分层作业、实践作业、选择性作业。在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充分凸显自主探究性、综合实践性、多样选择性和层次差异性,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益。

4.开展初中学科命题大赛。组织开展宝鸡市2021年度初中学科命题大赛,引导教师加强对命题研究的关注,更加科学合理地把握教学与评价的关系,提高学科教师的命题能力,以命题引领教学,以命题研究推进作业管理优化,促进我市“作业革命”教学改革深入发展。激励学校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积极开展“双减”研究与实践,发现和培育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促进成果交流推广。

 

5.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启动宝鸡市“作业革命”专项工作重大研究课题,以提升“双减”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宝鸡市教研室着力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包抓联系制度,开展定期常态化的“双减”教研指导工作。继续深化“作业革命”教学改革,打造符合“双减”要求的宝鸡特色课程体系,探索“双减”背景下教育管理、教学研究、课后服务等的新方法、新举措,深化“双减”视域下的课程、课堂、作业等的研究,促进学校“减负增效”工作,切实推进“双减”落实落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四、精心组织课后服务,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全面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强化学校育人主体地位

依据学生年龄特征,创设情境,培育学习兴趣,给学生更多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打造乐趣课堂。各学校开设兴趣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形成了学科辅导+拓展提高+特色课程的课后服务模式,将趣味性和教育性、艺体特长与科技创新相结合,课后作业辅导扎实有效,学生作业校内完成,兴趣课程丰富多彩,因材施教拓展爱好。

五、“双减”工作中的问题和困惑、明确整改方向

1.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水平缺乏创新思维,课堂比较传统,缺乏吸引力。

2)作业设计缺乏整体性单元设计的引领,作业评价体系还有待完善。

3)课后服务更能贴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整改的方向

1)深入学习课堂革命理论,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开展名师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校本研修。

2)深入学习“作业革命”相关理论等研究成果,结合学情,积极探索尝试,推进“作业革命”本土化发展。

3)课后服务在“精”上下功夫,对学生“精准”服务,促进学生“精彩”发展。

“双减”工作是利国利民一项大事,我们将继续严格按照“双减”政策相关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发挥教研室的驱动引领作用,指导学校减负提质,不断提升作业管理和课后服务水平,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贡献教研人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宝鸡市教研室)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热门新闻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