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志办召开《陕西教育年鉴》撰稿人员培训会
5月20日,为总结《陕西教育年鉴》2013卷编纂工作,进一步落实2014卷撰稿任务,省教育厅教育志编纂办公室(简称省教志办)在西安召开了撰稿人员培训会。
省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吴玉莲,省教育厅教育志编纂办公室主任、《陕西教育年鉴》主编、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齐管社,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副处长邢晓静,省教育厅教育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陕西教育年鉴》副主编、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秦德增,《陕西教育年鉴》副主编、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史志编辑部副主任杨建文出席培训会。各市、县(区)教育局、各高等学校、厅属中专学校、厅属单位等有关供稿单位的领导、撰稿人员参加培训会,共计约240人。培训会由秦德增主持。
齐管社在讲话中,全面总结了2013卷《陕西教育年鉴》编纂工作,从权威、全面、规范、特色、实用等5个方面,充分肯定了编纂成绩和质量,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2014卷编纂工作,齐管社进一步明确了各供稿单位报送稿件的期限,并提出了落实撰稿任务的具体意见。
吴玉莲作了《年鉴的渊源与编纂》专题讲座,介绍了年鉴的历史发展和编纂知识,还结合2013卷《陕西教育年鉴》条目设置,对撰稿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杨建文对撰稿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从分析2013卷教育年鉴稿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入手,依据2014卷编纂通知,就如何撰写高质量教育年鉴稿件进行了认真培训,并提出了检验稿件质量的基本标准。最后,杨建文对《<陕西教育年鉴>文字语言规范性要求》作了具体解读。
这次培训会是启动《陕西教育年鉴》编纂工作10年以来第一次业务培训活动,对于提高撰稿人员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撰稿队伍,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结经验,落实任务
努力做好2014卷教育年鉴编纂工作
齐管社
各位参会代表、撰稿人员:
今天,我们召开教育年鉴撰稿人员培训会,这是省教育厅启动《陕西教育年鉴》编纂工作以来,针对各供稿单位举办的第一次撰稿人员业务培训活动,对于提高撰稿人员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撰稿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和推动作用。在此,我对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
这次培训会将全面总结2013卷《陕西教育年鉴》编纂工作,进一步落实2014卷《陕西教育年鉴》供稿任务,开展撰稿文字语言规范性培训,举办年鉴知识讲座。下面,我讲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2013卷《陕西教育年鉴》编纂工作总结
2013年4月,省教育厅召开了全省教育年鉴工作会议,这在《陕西教育年鉴》编纂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会议之后,各市(区)教育局、相关学校对教育年鉴编纂工作高度重视,大多数供稿单位都能按时报送年鉴稿件,为顺利编辑出版2013卷《陕西教育年鉴》提供了条件。据统计,2013卷《陕西教育年鉴》辑录各供稿单位稿件227篇,编辑文字约106万字,其中市县区教育局稿件113篇,各级各类学校稿件72篇(包括普通高校28篇、独立院校4篇、成人高校2篇、职业院校22篇、民办院校11篇,中专稿件5篇),领导讲话19篇,重要文献23篇;植入教育宣传彩页单位212个,图片约1120幅,文字约22万字,其中教育厅图片18幅,厅属单位3个,图片15幅,市县区教育局48个,图片288幅,各级各类学校160所(高校69所、中专23所、中学54所、小学10所、幼儿园4所),图片约860幅。与往年相比,2013卷《陕西教育年鉴》质量有了较大提高,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权威。中华民族有修志存史的传统,修志从来都是国家意志,政府行为。《陕西教育年鉴》是一种重要形式的行业志书,是省教育厅组织编纂的一部大型专业性年鉴,是以年度为时间单位,综合反映陕西省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发展的资料性著作。2013卷供稿单位是教育厅委各处室,各厅属单位,各市、县(区)教育局,韩城市教育局,各高等院校和厅属中专学校,大部分报送的稿件有单位主管领导审定签名,保证了教育年鉴的权威性。
(二)全面。从框架结构看,2013卷教育年鉴设置有“全省教育、市县区教育、学校教育、附录”等主要栏目,内容包括教育综合管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民办教育、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教育合作与交流、考试招生与学生工作、教师队伍、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科研与教育报刊等,基本涵盖了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资料丰富,信息量大,达到了全面反映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情况的要求。
(三)规范。为做好2013卷编纂工作,提高教育年鉴质量,省教育厅于2013年3月下发了专门通知,明确了教育年鉴工作的指导思想、编纂原则、编纂程序,并以附件的形式,印发了《陕西教育年鉴》(2013卷)“编纂工作要求”、“编纂框架与撰稿要求”与“文字语言规范性要求”,这就为规范编纂教育年鉴提供了科学依据。虽然有的供稿单位报送的稿件与相关规定和要求有一定差距,但经过省教志办修改后,稿件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从总体上看,2013卷教育年鉴的规范性体现在:一是选题材料是供稿单位2012年度的教育情况,符合年鉴的时间界定;二是条目设置符合设置标准,选材内容能紧扣条目主题;三是稿件文字严格使用了现代汉语记述体,没有写成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新闻报道、学术论文、文学作品等文体;四是各种名词、名称基本做到了规范统一,一律使用了第三人称;五是时间表述写出年月日,没有使用模糊不清的时间代词;六是收录了教育厅发展规划处提供的教育统计数字,量词使用基本一致;七是图片有说明文字,图文相符;八是注意了保密问题,稿件中没有发现泄密材料。
(四)特色。为将2013卷教育年鉴编纂出特色,省教育厅对各供稿单位提出了条目设置要突出“大事要闻”、“特色亮点”的撰稿要求。从报送的稿件情况看,省级稿件和西安市稿件整体特色比较显著,突出记述了主要工作、重要会议、教育要闻、亮点成就,其他供稿单位的稿件在特色上也做出了一定努力,比如宝鸡市稿件设置的条目“情满教苑2012教师金秋诗会”,咸阳市稿件设置的条目“向呼秀珍和她的雷锋家庭学习”,铜川市稿件设置的条目“省级农村中小学劳动实践示范基地创建”,安康市稿件设置的“汉调二黄进校园”,西安交大稿件设置的条目“起草学校新章程”,西安外国语大学稿件设置的条目“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西安财经学院稿件设置的“助学帮困温暖工程”,宝鸡文理学院设置的条目“大学生创新教育与竞赛活动”,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稿件设置的条目“承办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党委书记论坛”,西安欧亚学院稿件设置的条目“科研能力提升计划”,西安广播电视大学稿件设置的条目“承办2012年全国广播电视大学教学工作会议”,陕西石油化工学校设置的稿件“合作办学与校企合作”等。同时,一些单位还从宣传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出发,积极认刊宣传彩页,活跃了教育年鉴形式,增强了教育年鉴特色。
(五)实用。《陕西教育年鉴》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等三大基本职能,其实用性主要表现在:一是宣传我省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可以说,2013卷教育年鉴就是宣传、展现陕西教育2012年取得的新成就、新业绩、新面貌的重要窗口。二是为教育管理决策提供咨询和借鉴。年鉴中记述主要工作的条目、附录里辑刊的领导讲话、重要文献都能为决策发挥提供咨询和借鉴作用。三是为教育战线工作提供信息和经验。各供稿单位撰写的稿件,包含着丰富的教育信息和可贵的工作经验,可为今后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四是为教育科研提供历史资料和事实依据。科研工作不是闭门造车,教育年鉴记述的事实材料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实践性,能够成为宝贵的教育科研资源,有利于探索教育规律,繁荣教育科学,服务教育实践,促进教育发展。
上述对2013卷教育年鉴编纂工作的总结,反映了这项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较大成绩。在这里,我对各供稿单位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表示真诚的感谢。
当然,2013卷教育年鉴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直面重视。如,教育厅规定的供稿单位,有的就没有撰写稿件,影响了教育年鉴内容的全面性;有的供稿单位大大延期报送稿件,甚至到10月份才报送,严重影响了教志办编审出版时间;有的撰稿没有条目,不符合年鉴稿件结构;有的稿件不是记述体,而是工作总结式的陈述,文字语言常常附带修饰词;大部分稿件条目特色不明显,雷同性较强,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育年鉴质量。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将通过举办专家讲座和业务培训,帮助大家予以解决。
二、2014卷《陕西教育年鉴》供稿任务和工作要求
根据省委高教工委和省教育厅对《陕西教育年鉴》的规划,供稿单位有:各市、县(区)教育局,各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厅属中专学校,厅属单位及委、厅各处室。3月初,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做好<陕西教育年鉴>(2014卷)编纂工作的通知》,全面安排部署了今年供稿工作,截至目前,共收到稿件103份,还有140多个单位没有报送稿件。为保证2014卷教育年鉴尽早编辑出版,各供稿单位要在6月10之前完成稿件的撰写与报送任务。下面,我就认真落实2014卷《陕西教育年鉴》供稿任务和工作要求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把撰稿列为年度工作计划。《陕西教育年鉴》具有存史、资政、育人三大功能,在服务我省西部教育强省建设和推动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能够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对此,各供稿单位要有高度的思想认识,切实把撰稿列为年度工作主要任务。
(二)落实工作责任,积极为撰稿人员创造良好工作条件。各供稿单位要加强撰稿的组织工作,明确主管领导,落实责任处、科、室,挑选思想认识高、写作能力强的同志担任撰稿人员。主管领导和责任处、科、室负责人要积极为撰稿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督促撰稿人员按时完成撰写任务。
(三)依据客观事实,始终把质量作为撰稿工作的生命线。真实是年鉴质量的核心,忠于客观事实是编纂工作的根本原则。各供稿单位一定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意识,并落实在工作中。撰稿人员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确保题材内容绝对真实可靠。责任处、科、室负责人要统稿审阅,从稿件格式、选题取舍、条目标题、文体语言、人物称谓、时间表述、数字书写、计量单位、符号连接、图片说明等方面,进行规范化审核。稿件审定领导要从对历史、对人民负责的高度,认真审阅稿件并定稿,决不让稿件出现政治性、民族性、宗教性错误。
(四)着眼大事要闻,突出亮点成就,努力撰写特色稿件。今年的年鉴通知对各供稿单位撰稿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提出的“大事要闻”、“特色亮点”就是要求稿件条目设置要体现市、县(区)教育工作地方性特色(学校教育办学特色)。宣传彩页是教育年鉴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活跃版面形式,丰富其内容,达到图文并茂的要求,有利于增强人们对教育工作成就和教育事业发展的感性认识,增强教育年鉴特色,希望各供稿单位积极认刊。
(五)重视读鉴用鉴,积极利用教育年鉴信息资源。各供稿单位要充分认识教育年鉴具有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重视开展读鉴用鉴活动,积极利用年鉴信息资源,以提高教育决策科学化水平,拓展教育教学研究领域,丰富课程资源和教育内容,促进教育文化和社会文化发展繁荣,达到推动建成西部教育强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