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教研支撑、驱动助力、引领指导作用,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活动。在省教科院协同安排下,全省各级教研机构积极响应,深入学校、深入一线培训指导,答疑解惑,助推“双减”工作落地见实效。
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教研指导促提升 科研引领助“双减”
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发挥教研支撑、驱动、引领作用,严格落实陕西省教科院《关于开展全省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的通知》(陕教科【2021】50号)要求,依托建立“双减”工作调研指导领导机制,组建调研指导工作小组、确定教研员定点指导学校,实现了对全区义务段学校“双减”工作指导全覆盖。在调研指导中以“减负提质”为基本目标,聚焦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作业管理增效、课后服务等,了解、研究、指导、解决各校在“双减”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总结提炼优秀典型经验,通过深入务实的教研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调研指导助推深化
(一)调研指导
碑林进校成立了以校长和巧云为组长,副校长李为华为副组长,中层为成员的“双减”调研指导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设计统筹区级调研指导活动。在此基础上组建了教研员为主体的9个调研指导小组深入全区义务段54所中小学,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宣传“双减”政策,全面了解学校在落实“双减”工作中的做法、经验,同时结合学校实际重点对教师课堂教学、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给学校提出指导意见和建议,助力全区“双减”工作深入推进。
一是做好政策宣讲。调研中,通过与学校领导班子座谈,全面宣讲国家及省市区关于“双减”的相关政策文件,了解学校“双减”工作整体安排和举措;与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的座谈交流,解读如何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如何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如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等方面的规范要求,介绍了“双减”工作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案例。
二是了解推进情况。通过听汇报、看课堂、查课表、谈问题等方式,重点了解各校“双减”工作的落实推进情况,特别是学校在“双减”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取得成效、存在问题及困惑。帮助学校转理念,想办法,促落实,引领学校开展研究与实践,不断完善“双减”工作举措。
三是注重课堂提质。通过深入常态课及课后服务课,重点关注授课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效率等,围绕“双减”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学有效性,与教师进行深度交流,给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具体建议,进行科学指导、规范要求,不断推动“碑林好课堂”建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建立“双减”提质研究指导共同体
在集中调研指导的同时,碑林进校建立了教研员定点指导学校“双减”工作的机制,持续助力学校“双减”工作的开展。定点指导形成了“定主题、定时间、定形式”的工作方法,每周教研员深入学习开展工作,通过专题讲座、听课评课、联片教研等方式对学校进行问题诊断、精准指导,形成了教研员与学校提质研究指导共同体,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受到学校和教师的欢迎和好评。
(三)深入思考智慧引领
碑林进校为了扎实推进“双减”工作,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研员们在调研指导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改革形式,积极思考,全面总结,结合“双减”政策和课堂教学实际,提出了学科教学、作业设计等方面的指导建议,通过学校公众号、碑林区教育局公众号进行发布,旨在发挥专业引领作用,探索具有碑林特色的“减负提质”之路。为学校的“双减”工作出谋划策。
二、聚焦问题深化研究
在调研指导的基础上,收集、整理学校在“双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碑林好课堂”建设为中心,以课题研究为抓手,以教学成果、优秀案例征集为载体,全面提升“双减”工作成效。
(一)加快“碑林好课堂”建设。积极构建以立德树人为任务的润德课堂,以培育素养为导向的发展课堂,以问题解决为载体的探究课堂,以活动交流为路径的实践课堂,以反思感悟为内化的深度课堂,以技术融合为支撑的智慧课堂,以激励增值为指向的生本课堂。全区学校、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政策和理念,领悟“碑林好课堂”的内涵,着力在有效教学设计、转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提炼教学模式上探索。经过评比,2021年形成了1000节“碑林好课堂”实践案例。同时,形成了以大学南路小学“名校+”为代表的以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西安市第三中学“名校+”为代表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诊断式教学模式;以雁塔路小学为代表的学科融合实践型教学模式等一批教学新模式。
(二)深化作业研究。重点围绕“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管理”, 指导学校不断拓展作业内容,丰富作业形式,优化作业布置,积极实施分层作业、实践作业、选择性作业。在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实现高质量的作业设计,充分凸显自主探究性、综合实践性、多样选择性和层次差异性,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益。
(三)开展成果征集和交流活动。以“落实‘双减’政策·提升育人质量”为主题,组织开展碑林区2021年度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活动中重点就“双减”工作中创新的作业设计、优秀的校本课程、优秀教学案例等,激励学校管理人员和广大教师积极开展“双减”研究与实践,发现和培育典型经验和好的做法,促进成果交流推广。
(四)开展专项课题研究。启动碑林区“双减”专项工作重大研究课题,包括学校作业管理、课堂教学质量、课后服务水平、校内校外教育资源统筹、家校社协同减负、互联网+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的研究,落实“五育并举”研究机制,以提升“双减”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陕西省碑林教师进修学校着力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包抓联系制度,开展定期常态化的“双减”教研指导工作。继续深化“碑林好课堂”建设,打造符合“双减”要求的碑林特色课程体系,探索“双减”背景下教育管理、教学研究、课后服务等的新方法、新举措,深化“双减”视域下的课程、课堂、作业等的研究,促进学校“减负增效”工作,切实推进“双减”落实落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
(来源:碑林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