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四大课堂”丰富岐山教育内涵

 好的教育不在于有多少高楼大厦,而在于是否有丰富的内涵。岐山教育人在教育实践中,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精心打造“四大课堂”(常规课堂、活动课堂、环境课堂、生活课堂),着力构建 “一校一品”,用责任和智慧守护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
 创新常规课堂,提高育人效率。在严格执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岐山县各类学校积极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全面实施开放型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效率明显提高,减轻了教师和学生负担。如北郭中学实施“五四”课堂教学法,狠抓课堂教学的五个步骤(集体备课定导学案;学生预习提出质疑;小组合作探究解疑;学生展示教师点拨;当场测试自我总结)贯彻课堂教学的四种理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拥有自主权;分组学习成为课堂主要学习方式;让掌声、笑声、欢呼声加分减分成为课堂激励机制;让导学案成为课堂主要载体)。
 打造活动课堂,拓展育人功效。学校活动既有规定项目,也有自选项目,教育系统“两节一会(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各学校紧扣实际,善于创新,突出多样化、个性化,拓展“诵弟子规、行圣人训、养好品行”为主题的《弟子规》进校园活动,同时挖掘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等厚重的文化资源优势,打造了一批特色亮点的文化品牌。如驸马庄小学的周礼文化、实验小学的书法文化和杨柳村小学的经典诵读、城关小学的“2+1”课外活动等等已成为德育教育的典范。此外,各中小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根本任务,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建立了学校道德讲堂,开展了行为规范教育、遵纪守法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等活动,涌现出“全省道德楷模”杜云飞等一批好学生。各具特色的教育,让学生在幸福的校园中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布置环境课堂,营造育人氛围。岐山县各类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请空气传声,让墙壁说话”,着力打造长廊文化、寝室文化、餐厅文化、教室文化等,强化环境育人功能,使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如县三中,在竹文化上做文章,在校园设立圣语台,搜集圣人语录刻于竹竹简之上,并以清雅脱俗的竹文化作为校本教材,学生在竹园中,被竹的精神所陶冶,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安排生活课堂,充实育人内容。岐山县寄宿制学校多,为此,各类学校安排生活课堂,充实育人内容。如组织学生参加菜园子的劳动,到敬老院参观服务,开展生活自理能力竞赛等,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组织学生走进自然、深入工厂、街道、社区,开展社会调查,提升了学生社会阅历,增强了学生社会责任感。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热门新闻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