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教科〔2022〕28号
各设区市教研室、杨凌示范区教研室,韩城市、神木市、府谷县教研室,石油普教中心,各市、县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教研基地),各STEM教育实验学校:
为深入推进“三个课堂”建设及《陕西STEM教育2029行动计划》,切实改变育人方式,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建设一支具有跨学科教学能力的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经研究,决定举办陕西省首届STEM教育教学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名称
陕西省首届STEM教育教学竞赛。
二、举办单位
(一)指导单位: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
(二)主办单位: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三)承办单位:陕西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陕西省STEM教育研究基地、西安交通大学幼儿园、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西安高新区实验小学、西安航天城第一小学。
(四)支持单位:国际计划(美国)陕西代表处、陕西教育报刊社、陕西电子信息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三、评选对象
(一)参赛对象:全省基础教育学校开展STEM课堂教学的教师。
(二)评选分组:分幼儿园组、小学组和中学组三个竞赛组。
四、评选步骤
评选活动分五个阶段:
(一)报名审核。2022年4月25日—5月31日。参赛教师请登录“陕西STEM教育”微信公众号自愿报名,由学校统一将纸质版参赛报名表(附件1)报送至县(区)教研部门审核,县(区)教研部门推荐至市级教部门,市级教研部门(协同中心)备案后报送至省STEM教育协同创新中心。
(二)资料上传。参赛者选题后,按照参赛要求,分两阶段依次上传参赛资料至陕西STEM教育网:2022年6月1日—2022年6月15日,上传STEM课程教学设计;2022年6月16日—6月30日,上传完整的STEM教育课堂教学视频(按照参赛要求剪辑视频)。
(三)线上评审。每阶段资料上传后,评审专家委员会根据选手提交的资料在线评审,按百分制打分。线上评选成绩为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视频的总和,评出优秀若干名。
(四)线下评审。2022年10月10日—10月20日,组织优秀选手(按排名)进行线下课后反思,根据综合成绩评出特等奖、一、二、三等奖。
(五)公布结果。2022年11月10日,公布评选结果。
五、线上评选流程
线上评选活动分五个阶段:
(一)资格审查。由相关部门根据文件要求,审核教师资格,核对相关资质,上报参赛教师名单。
(二)获取编码。参赛教师经审核合格收到回执后,进入“陕西STEM教育”微信公众号获取参赛编号(此编号是参选的唯一识别码),登录陕西STEM教育网站(http://www.stemjiaoyu.com)在对应学段题库选题备课。
(三)资料上传。参选者选题后,按照大赛要求,上传按照参选要求剪辑的STEM教育课堂教学视频至陕西STEM教育网。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剪辑制作后时长不超过45分钟,要求图像清晰,声音清楚,充分展示STEM教育的课堂特点、教学过程和成果评价。视频大于45分钟将影响得分,统一转码为mp4格式文件,分辨率不低于1080P,片头显示标题和编号,整个视频和辅助资料不得显示姓名、单位或其他可能泄露身份的信息,没有编号的将取消评选资格。
(四)线上评审。评审专家委员根据选手提交的资料在线评审,按照编号及分组,结合评分表进行打分。
(五)结果公示。在陕西STEM教育网及“陕西STEM教育”微信公众号公示线上评审成绩。
六、线下评选工作安排
线下评选活动分为五个阶段。
(一)资格审查。教师凭参选编号证明参加线下评选活动。在评选前一天下午签到,领取考核相关资料,根据分组表,抽签确定答辩顺序,熟悉答辩场地与环境。
(二)考核会议。评选当天,由组织单位在正式考核前半小时召开考核前会议,宣读评选要求与评选标准。会议结束后,教师于候场室等候,按顺序参加答辩。
(三)现场答辩。现场提供多媒体大屏设备,其它所有答辩涉及的教具、耗材由组织方提供。现场答辩在多媒体教室环境中进行。包含电子白板、电脑、投影和扩音等设备,组织单位做好安全预防工作,教师个人应确保现场使用的物品不会产生安全隐患。所有参选者结合提交课程视频,进行8分钟的课后反思和5分钟的专家问答。评委依据反思、答辩等内容对教师评分(评分标准见附件2),网评得分*40%与反思答辩得分*60%的总分作为参选教师的最终成绩。
(四)线下评审。每个答辩会场有3位专家进行评审,会场配备主持、计分人员各一名,分别负责纸质打分表收发与成绩录入,组织方提前准备好笔记本电脑。
(五)结果公示。答辩结束后,当天发布(现场公布)评审成绩。说课教师确认并签字后离场。最终结合教师的综合成绩对参赛结果进行公示。
七、评选结果及应用
(一)评奖结果。
1.个人奖。按参赛教师总数的一定比例(根据实际参赛人数确定)分别设置特等奖、一、二、三等奖,统一表彰,计入个人档案,作为年度考核、职务晋升、骨干选拔的参考条件。
2.优秀组织奖。根据各STEM协同创新中心(教研基地)及相关学校的组织情况,评选优秀组织奖。获奖学校在评选陕西STEM教育领航学校和种子学校中,将作为加分项。
(二)结果应用。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参赛教师,将推荐为陕西省STEM教育骨干教师省培计划重点培养对象,优先参加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能手(STEM教育)评选。
八、参赛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关于课程要求。STEM项目设计、STEM课程教学设计需按照模板格式上传。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剪辑制作后时长为45分钟,要求图像清晰,声音清楚,充分展示STEM教育的课堂特点、教学过程和成果评价。视频大于或小于45分钟将影响得分,统一转码为mp4格式文件,分辨率不低于1080P,片头显示标题和编号。整个视频和辅助资料不得显示姓名、单位或其他可能泄露身份的信息,没有编号的将取消评选资格。参赛作品及材料需为本人原创,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否则取消参赛资格。报名即视为同意在全省作为示范课例推广和共享。
(二)关于成绩构成。此次线下评选地点设在西安,所有参赛者按编号抽号分组、排序,结合提交课程视频,进行8分钟课后反思和5分钟专家问答。评委依据说课表现、专家问答等内容对教师评分(评分标准由评选专家委员会统一制定),计分员计分时,将线上得分与现场得分的总分作为参赛教师的最终成绩。
各参评教师应围绕教学模式创新,采用探究式、项目式学习。关注以生为本的课堂组织;关注基于应用的跨学科学习;关注学生核心素养养成、思维能力培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关注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参赛教师线下评选的交通食宿等费用,由所在单位按规定报销。
联系人:王老师 13991300051 13022820555
附件:1.陕西省首届STEM教育教学参赛报名表
2.陕西省首届STEM教育教学竞赛线上评审标准
3.陕西省首届STEM教育教学竞赛线下评审标准
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022年4月18日
附件1:
陕西省首届STEM教育教学参赛报名表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 年月 |
| 正面免冠 彩色照片 |
单位名称 |
| |||||
所属区域 |
| 学段 |
| |||
学科 |
| 身份 证号 |
| |||
教师资格 证编号 |
| 联系 方式 |
| |||
推荐单位 意见 |
(签章) 年 月 日 | |||||
县(区) 教研部门 意见 |
(签章) 年 月 日 | |||||
市级教研 部门意见 |
(签章) 年 月 日 |
附件2:
陕西省首届STEM教育教学竞赛线上评审标准
内容 | 分值 | 内容 | 得分 |
课程背景 | 10 | 1.能够阐述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背景,从学生需要、学科需要、 社会发展需要做一定的分析,项目从生活实际出发,解决现实问题。 |
|
课程目标 | 15 | 2.参照了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体现了相关学科核心素养(不局限于S、T、E、M)。 |
|
3.课程目标设计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关注学生年龄特点(已有知识、能力、经验、学习心理等)及认知结构特点。 | |||
4.课程目标设计关注学生性别差异,注重提高学生,特别是女生在STEM课堂中的兴趣和自信。 | |||
5.注重以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的综合能力,如沟通能力、团队协作、创新能力等。 | |||
课程设置 | 5 | 6.有明确的学段设定和学时分配 (有跟相关学科课程内容的对应论证)。 |
|
课程内容 | 20 | 7.符合国家对于课程内容的思想性、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和关联性的要求(关联性:注重学科内容选择、活动设计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养成有机联系,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的联系)。 |
|
8.承载方式多样,内容组织具有趣味性,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
9.课程内容包含了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原则)、技能(程序,方法)、价值观等重要要素。 | |||
10.课程内容与课程目标保持一致性。 | |||
11.课程内容的设计能够满足学生的多样性特点。 | |||
课程实施 | 20 | 12.课程实施方式符合STEM教育的特点与要求。 |
|
13.核心驱动任务/问题体现真实性、可拆解、开放性等特点。 | |||
14.课程实施中充分体现对学生科学探究思维、设计思维、计算思维和工程思维的相关思维能力培养。 | |||
15.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使用思维工具,应用思维图、图画、动画等思维可视化手段来培养学生思维习惯和问题分析能力。 | |||
16.课程实施有对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 |||
学习过程 评价 | 15 | 17.有过程中不同学习方式的评价量规。 |
|
18.评价标准与前述课程目标有一致性。 | |||
19.注重过程性评价以及与终结性评价的一致性。 |
| ||
总体评价 | 15 | 20.按文件要求,提交课程案例内容完整、展示充分、特色鲜明,充分体现STEM课程的开发建设理念和教学应用成效。 |
|
总分 |
附件3:
陕西省首届STEM教育教学竞赛线下评审标准
反 思 答 辩 | 内容 | 分值 (分) | 细则说明 | 得分 |
项目 解析 | 10 | 1.反思本项目是否基于学生需要、学科需要、社会发展需要而设计。 |
| |
2.反思本课题教学目标的确定及完成情况。 | ||||
3.反思本课题重点、难点的选取是否准确及完成情况。 | ||||
学情 分析 | 15 | 4.从教学情况反思,教学对象的基础(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经验、学习心理等)及认知结构特点的分析是否准确,是否关注女生在STEM课堂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水平。 |
| |
学法 分析 | 10 | 5.说明哪些课堂环节设计能激发学生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主动学习探究。说明哪些环节设计能激发女生在STEM课堂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
| |
教法 分析 | 10 | 6.反思教法和教学媒体资源的使用是否阐述清晰,运用得当。 |
| |
7.说明如何关注学生的互动和资源的整合。 | ||||
8.阐述课程设计使用哪些STEM课程的教学工具(包括思维工具)及STEM教学方法、通过什么途径让学生形成何种学习能力、发展何种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 ||||
教学 程序 | 10 | 9.反思情景创设是否自然、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
| |
10.反思呈现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层次分明、结构严谨;教学环节设计是否科学完整,衔接自然。 | ||||
自我 评价 | 20 | 11.对教学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教学机制与学生创新认识到位。 |
| |
12.对教学中表现出的师生问题分析正确(从教育学、心理学层面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 ||||
再教 设计 | 25 | 13.反思自己通过教学实践悟出了什么道理,在教学中就某个问题有什么新体会,学生行为给了什么新启示等。 |
| |
总分 |
附件 | 关于举办陕西省首届STEM教育教学竞赛活动的通知.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