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

 2013年全国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

11月5日至11月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小学品德课程学术专业委员会主办的2013年全国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优质课观摩研讨活动在武汉汉口举行。

有道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此次的观摩研讨活动精彩纷呈——组委会并开四个会场,精选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2节优质课现场展示。不同版本的教材,不同省市的地域,不同年段的特点,不同教师的理念,在品德课堂里共生。会场上,授课教师的睿智教学,名师专家的精彩点评,一次次将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令人难忘,超过4000人的与会代表规模创历史之最。来自全国各地的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专家和骨干教师聚集于此,分享着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改革取得的丰硕成果。在课堂教学里,教师们与课程一起成长,学生在探索和发现中自主学习,不愧是一次丰盛的教学盛宴。 

我省根据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小学品德课程教学研究委员会的安排,分别报送了低中高三个教学段的三节优质课,其中,西安吉祥路小学王锦妮执教的三年级《为我们生活服务的人》、宝鸡高新第一小学赵丽君执教的《向不良行为习惯说不》分别荣获一、二等奖 。由省、区教研员邵亚茹老师和周晓燕老师指导、陕西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周瑛老师执教的一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课《奇妙的身体之旅》,在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并在大会上作了展示,本课以一系列收放自如且又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和老师驾轻就熟的教学机智,博得了与会专家及老师的阵阵掌声和好评。

11月7日下午,与会全体教师齐集武汉通讯学院大礼堂进行观摩后的研讨活动。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小学品德课程学术专业研究委员会主任赵昕作了大会总结,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小学品德课程学术专业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孟令永老师点评了此次录像课评审情况。孟老师指出,品德与生活课应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设计真正属于儿童的活动,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注重活动的组织,不仅要放得开还得收得回来,寓教于乐,让儿童在玩中学、玩中做、玩中思,让儿童的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在积极的活动状态下,满足低年级学生好动的天性,同时关注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儿童的生活,注重儿童之间的对话与交流,使品德与生活课真正成为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社会课则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性质,注重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真正使我们的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避免大而空;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提升学生已有经验,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并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关注师生间的对话;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法和步骤;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学内容,挖掘鲜活的教学素材,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并培养学生这样的品质,注重生活中的积累;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如体验、探究、问题解决、小组学习等;教学活动的选择应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一种教学活动的效应,而不宜在一节课内展现多种教学活动;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重视教学板书……他特别指出综合性课程不应该上成学科课程, 避免将简单问题复杂化、生活问题知识化、实践问题理论化、深层问题草率化、关键问题粗略化、能力问题表演化,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和深思。

 几天的时间匆匆而过,我们携手回望了课程改革的昨天,品味着品德课堂的今天,憧憬着品德教学的明天,并盼望着下一次的相聚,一起共研、共思、共进!

 

 

 

 

 

 



通知公告

最新动态

热门新闻

信息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