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榆林市按照“夯实基础,深化改革,提升内涵,优化服务”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创新,大力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德育工作推出新举措。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实现“中国梦”作为学生理想追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中小学教学全过程,下发了《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教学指导建议》,推动了“十八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开展了“十八大精神激励我成长”和“学雷锋树新风”系列教育活动,有20名学生征文获省教育厅表彰。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做文明有礼的榆林人”和“日行一善、修四德、行六礼”等系列主题活动,继续开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使中小学德育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在认真总结提升我市课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全市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实施步骤以及推进措施;修订出台了《榆林市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和《榆林市普通高中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各个环节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加强了对课堂教学微观层面的指导。同时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宣传绥德县辛店中学“6+1”课堂教学模式,绥德县崔家湾中学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神木中学、绥德江德小学等学校集体备课,绥德三小有效作业设计与评价等课改典型经验,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高潮,目前府谷、定边等县的“高效课堂”模式改革已全面推开,推进教学改革已成为教育部门和学校广大干部教师的共识。
---小学生减负工作取得实效。建立完善小学生作业全批全改制度,有效控制了小学生的家庭作业量;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单元测试、统考、联考或其他学科竞赛活动,榆阳区等县区率先取消了“小学升初中”考试;扎实开展民办教育机构和非学历培训机构清理整顿工作,严肃查处无证办学行为和在职教师参与有偿补课或组织有偿补课等问题,有效缓解了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广泛组织开展学校社团和校园“三节一会”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业务培训成效显著。继续组织实施教师及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提升计划。积极创新培训模式,大力提升培训层次及效果,选派8名县区教育局分管业务局长、9名教研室主任、5名县区督导室主任、16名初中校长、18名小学校长赴山东潍坊市进行了挂职培训;选派3名省级教学能手赴新加坡、新西兰参加了国外高级研修;选派1名英语教师赴英国里丁大学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高级研修;推荐1名省级教学能手赴香港参与为期一年的教学指导工作。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骨干体系建设,会同市人社局评选认定市级教学能手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