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教研支撑、驱动助力、引领指导作用,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活动。在省教科院协同安排下,全省各级教研机构积极响应,深入学校、深入一线培训指导、答疑解惑,助推“双减”工作落地见实效。
精准把脉提质效 教研指导促“双减”
——榆林市教研室开展全市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活动
为全面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榆林市教研室充分发挥教育科研智库引领作用,走进校园,聚焦课堂,以问题需求为导向,在全市范围开展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活动。市教研室抽调各县区教研室主任以及骨干教研员组成团队,在指导县区学校工作的同时,也互相学习借鉴好的做法,为本县区“双减”工作下一阶段的推进打好基础。从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专家团队分三组前往各县区和市直属学校开展指导活动,实现“双减”教研指导义务教育段全覆盖。
走进教室,诊断课堂,教师受益。指导组成员深入教学一线,采用推门听课的方式,了解各学科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课堂上各位老师展现了学校常态化素颜课的减负增效实质性效果,将课堂归还于学生,注重探索式、启发式教学,课堂变革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等诸多改变,得到指导组专家的充分肯定。同时,他们也就“双减”政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以“双减”下课堂教学“减负增质”为切入点,从教学理念、优化作业、作业分层布置等方面对授课老师进行了一对一的点评指导。授课老师聆听了专家们尽心、精心的专业指导,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感激之余,他们对“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改革也有了更为明确的认知。
查阅档案,指导社团,校长得启。指导组查阅了学校“双减”“五项管理”“课后服务”“课堂教学改革”等常规教学管理档案资料,通过看、听、查、问、谈等方式了解了学校“双减”工作具体落实情况,查看班级课程管理,作业设计,作业公示等是否符合“双减”要求。在充分肯定学校在课堂建设、作业管理、课后服务等方面的具体做法和取得经验的同时,就如何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进行了专业性指导,指出存在问题,提供解决思路。校长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大指导”活动为指引,积极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双减”工作,构筑理想课堂,切实将作业负担“减”下去,教育教学质量“增”上来,让学生在校内学会学足学好,用实际行动提升学生及家长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座谈反馈,校际交流,共同提高。为了走实“双减”工作教研大指导,在检查结束后,由指导组主持召开县组层面座谈反馈会。县教体局领导一把手及班子成员、义务教育段学校校长、教研员、责任区督学等参加会议。座谈会上,教体局从深化“课堂革命”、教育质量提升、课后服务、作业管理等方面向指导组介绍“双减”开展以来各项工作落实情况。县区选择4-6所在县域内“双减”工作有亮点的学校在会上分享他们在“双减”工作中取得的经验,并提出实施“双减”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思考。指导组成员从落实课堂教学改革、做实课后服务、夯实课堂主阵地等角度切入,对县区的“双减”工作进行专业指导。市教研室副主任李平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各学校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领悟“双减”内涵,要创新举措,着力打造县域“双减”特色亮点;坚持“减负”与“提质”并重,加强教学管理,优化作业设计,提升作业管理水平,保证课后服务质量;教研部门要发挥教研指导作用,宣传政策,培训指导,解疑答惑,提高作业设计和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作业管理和课程服务水平,加强考试管理指导,持续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各县区教体局负责人在座谈会上明确态度立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全面、完整、准确地学习中省市相关政策,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规范作业管理制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切实把各项工作部署细、执行严。
本次“双减”教研大指导为榆林市各县区全面贯彻落实“双减”政策提供了支撑、引领的作用。各学校将以校内提质增效为突破口,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干劲、更实的举措,持续推动“双减”工作深入开展,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召开县区指导座谈会
指导组成员与授课教师课一对一点评指导
观摩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社团活动
查阅学校档案资料
(来源:榆林市教研室 )